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何止是博物馆的礼仪
陈原
//www.workercn.cn2016-05-1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前几天,北京一家博物馆的休息区被前来参观的一群小学生弄得一片狼藉的消息,引发了万众瞩目。博物馆方面有微博,媒体有报道,网友有留言,学校方面有反馈,而且,很多网民还在跟帖中将其它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的所见所闻,也用图像和文字表达出来,有的地方,孩子损害了展品,有的地方,孩子的喧闹严重干扰了文化环境,让人从中看到了少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最后的结果,有道歉、有教育、有反思,但是,读过之后,依然感觉有一些认识的误区和盲点隐藏于其中。

  在各类报道里,“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礼仪和知识”等几个不断出现的词汇,给人一种经过此次教训后这才是最需要加强和培育的方向。然而,这种归结也令人感到,不乱扔垃圾、不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不胡摸乱碰,原来只是一种在博物馆里才应该遵守的公德,而且成了博物馆的礼仪和知识。如此一来,那博物馆之外又该如何呢?

  一个学生,假如平时在地铁、商场、街道、公园、游乐场、社区,甚至在家里,都不乱扔垃圾,怎么可能会在博物馆里乱扔垃圾?一个学生如果平常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声喧哗、乱摸乱碰,又怎么可能在博物馆里损伤展品、高声嬉闹?所以说,博物馆里的景象不只是博物馆的礼仪,也无须用博物馆的教育来对待,而更应该从少儿公德教育的缺失入手,找出今后的解决之道。

  这么多年来,我只要乘地铁、坐高铁、进机场候机、在马路上行车,总会遇见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喊叫、在丢垃圾、在嬉闹,而旁边都有家长,还不止一个两个家长。一看是孩子辈,周围的人都不妨姑且忍耐,可时间长了,就有人出面规劝,但家长多是一脸不乐意的样子,还会反驳:这是孩子!因为是孩子,于是大人就纵容,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纵容的结果,便是进了博物馆这样的殿堂,依然是想干吗就干吗,缺乏起码的敬重之心。

  教养,无不是从小开始,而且主要在家教。家教不是如今盛行的请家庭教师补课,学点特长,而是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培育,这种培育是以身作则,是耳濡目染,是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如果把道德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的责任,那很有可能培育出这样一种学生:一进校门表现得特别优秀,一出校门就成了熊孩子,大了也难改。这次博物馆里发生的一幕,我以为,虽说学校难辞其咎,但最该反省的是家长,尤其是身为父母、祖父母,自己平日里做得究竟如何?是不是也乱扔垃圾、是不是也大呼小叫、是不是也旁若无人?

  少数人、个别人,这是我们当今反省问题时最喜欢使用的词汇,无论遇到什么不文明的言行,首先都会先来这么一句。言外之意就是,多数人还不错。其实,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少数人、个别人,也是一个大数字。10个人在100个人里是少数人,100个人在1000个人里也是少数人,可在公共场合,只要有那么一些少数人不文明,环境基本就没法看了。所以,讲文明这种事,千万不能用少数人作为借口。

  真正的博物馆教育,不是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乱摸展品,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教育,至于公德教育,我想,还是应该适用于任何场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