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新诗普及教育的软肋及改善策略
陈仲义
//www.workercn.cn2016-05-20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说过: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这个喻指高度肯定诗歌像女教师那样温婉圣洁,教会人们热爱生活、拥戴生命,提升优雅的精神境界。它与众不同的情感浸润与思维方法,对于滋养性情、砥砺品格,具有其他东西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自由开放意识、陌生化语言表达能力,在刺激灵性、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可同日而语。

  古诗教育基本上拥有一套稳定的教材、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被认可的教案、教学手段,并且与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对应,而新诗教育却存在许多差距。新诗教育的软肋,主要体现在教材、师资、方法三大方面;尤其是诗教者自身的内在原因,是对于这一“特殊知识”缺乏透彻的认知,过多受制于古今诗歌同一性的牵累。

  穷原竟委,新诗教育机制的缺失和新诗自身问题,掣肘了新诗教育的常态化进行。这种知识化制度引发一系列评价体系、教育理念、大纲规划、课程设计、考试限定等工具目标要求及其操作手段等全方位的“缺席”,这就难免把颇具灵性的艺术品类弄得索然无味。而新诗自身长期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包括经典化尚在进行中的不成熟、无法定于一尊的诗美规范、难以取得共识的接受尺度与标准、“先天”不足的阐释理论与解读方法等,都使得新诗教育与接受处于嗷嗷待哺的阶段。

  一般来说,古诗的教学进行得相当顺利,原因是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稳定规范;众多公认版本提供确切的注释、解读;经受历史检验的定评,拥有足够的信用支撑,故而讲授起来头头是道,也娓娓动听。然而,面对现代新诗,多数教师(尤其中学)对该文体的形式美学十分陌生,虽有十几年之长的学制却未经特别训练,容易本能地、下意识地将一般文学常识转换为新诗基本常识,照单签收般地推行开来,让耳熟能详的赋比兴涵盖一切。

  但症结也不能全怪在教师头上。事实上,新诗发展至今,并没有发展出一套可供参酌的教授规范。在放弃字数、平仄、韵脚等限制的新诗,无形中却加大了一种“诸法皆空”的写作策略和“无边无际”的相对主义的接受漫游。由于缺少规范,教授者难免底气不足。对此,有心者尖锐捅破:极为表面的知识之所以在低水平上重复,与文学理论界、文学批评界没有向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提供足量的适用的知识有极大的关系。

  近年,国家教育部认识到人文审美教育的缺失,开始将艺术美学列入通识教育的必选,诗歌教育很可能成为其中一个核心课程。这应该是新诗教育的一次“鱼腩翻身”。其意义在于,人们终于意识到新诗作为一种现代文化,紧密联系着现代生存状态,是现代性、现代感、现代表达的高级艺术形式。新诗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要彰显个体精神意义与价值。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提出对童子要“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说得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选择诗歌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因为诗歌才是对心灵的开启,是对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综合近年许多新诗教育的研究意见,我们归纳出关乎新诗教育的改善策略。

  新诗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应该实施循序渐进的阶梯作业。笔者欣赏长期以来从事新诗教育第一线的林喜杰,她提出四个阶段方案:新诗教育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小学阶段,指导小学生写童诗;初中重在阅读,加大阅读量和培养初步理解诗歌;高中培养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大学设置诗歌选修课。四个环节紧密相扣,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看,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必须突破固有藩篱,开设新诗写作专业课程,尤其是师范大学,增设培养教师“如何教授新诗”的课程。如果能进一步推行区分古诗与新诗两套不同教学理念与方法,将是一个大突破。

  基于“读同时代的诗”是最基本最切身的文学生态,努力让学生将诗歌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故而放弃恪守诗歌史与非经典文本不选的陈旧观念,不妨大胆将与青少年体验更具关系的文本选入教材,因为来自同时代的资源,更能唤起诗意的共鸣与兴味。

  目前课程标准中对新诗教学的要求虽然较此前推进了一大步:反复朗读、分析意象、发挥想象、感受真情、陶冶性情、学写新诗。然而,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可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新诗教育应围绕艺术感受力的中心,并且对于艺术感受力培养要做出“实施细则”,提防因惯性再度滑向意识形态化。

  注意从“教科书”向“读本”延伸,同时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配套课外诗歌学习活动。新诗教育是个立体工程,它可延伸到“诗意的栖息”这一生命层面。“延伸读本”在狭义上是大量课外诗歌文本阅读;广义上还少不了配套:如开展朗诵会、赛诗会、研诗会、诗作坊、函授班、诗夏令营、诗旅游、诗踪访,诗漂流、诗接龙、诗剧场、诗卡通等活动。

  顺应网络与视觉化的读图时代。当下学习压力很大, 多数中学生依然围着高考指挥棒转,需要缓解。而多媒体迅捷的读图消费,临屏动漫与各类游戏快感,偷袭般充塞学生大脑。对此,诗歌较之流行歌曲、西方大片和电子游戏的重要性和可比性,虽不能同日而语,但注意诗歌接受经由适当的娱乐渠道还是可行的。

  笔者长期从事大学新诗教育,深感整个社会在实用主义主导下,格外推崇科学思维、工具理性,严重忽略了诗性思维与情感思维,而诗性思维与情感思维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合部分。因而在新诗教育实践中,笔者特别注意方法论改进——侧重培育诗歌的艺术感受力,力求审美理念与可操作性联袂,普及“特殊知识”与强化训练结合。通过有特色亮点的新诗解读鉴赏,培养学生富于生机的审美情趣。在课程设计方面,做循序渐进开发:如搭配词组训练、通感训练、联想训练、变形变意训练、博喻训练、接龙训练、改写训练、加法训练、减法训练、隐喻训练、构思训练、起承转合训练、语料转换训练、视频成诗训练。采取“机理点拨—范例提示—强化进入”三步骤。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为初、中、高三级阶段。最后再加入个人六条具体建议,聊做参考:一、举办以省级中心城市为单位的新诗教育、教学法轮训制,逐级推广开来。二、举办新诗夏令营这样高端的知行合一活动,浸润一批骨干、苗子。三、开展诗人、诗评人驻校计划,他们的进驻将给新诗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四、新诗读与写密切结合,是最有效的普及手段,坚定不移地纳入课程统筹。五、借鉴台港经验,加大力度,将新诗资源引入考核题库。六、借鉴“新实验”,组织诗人、专家着手编写“新诗训练新手册”。

  (作者为厦门城市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