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建设有道德的文艺
刘汉俊
//www.workercn.cn2016-05-16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建设有道德的文艺,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明主题和根本任务。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中国精神是世代中华儿女奋斗形成的价值所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艺承担凝聚天下人心、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着力书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弘扬的“大道”。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欣赏文艺、评判得失,是人民的权利。提高人民的满意度是文艺的着眼点,也是着力点,具有道德力量的文艺才能赢得最广大的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放歌壮丽时代,赞美伟大人民,聚力光荣梦想,生发强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

  文以载道,文因德立。建设有道德的文艺,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明主题和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他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这些重要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这一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这一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中国精神是世代中华儿女奋斗形成的价值所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立正义、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形成了中国精神的深沉内涵。从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亲和包容的团结精神、格物致知穷理的科学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不甘忍受国难民辱,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形成以救亡图存、民族振兴为核心的奋斗精神,再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一脉相承、各有精彩,都是中国精神的绚丽篇章,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和与时俱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着力建设有道德的文艺,通过文艺作品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关系,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弘扬公德良序,树立新风正气,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特征。

  二、关注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文艺要承载的“大道”

  文艺承担凝聚天下人心、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是文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文艺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强调文章乃“天地之心”、“自然之道”。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贯道”,这个“贯道”就是观社会所变、察人心所思,审前进之时、度发展之势,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无一不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时局变化的洞察力,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运动规律的思想力,对人类灵魂、社会心理、群体精神的引导力。

  情感源自情怀,精品体现精神。16世纪勃鲁盖尔的油画《死神的胜利》、17世纪萨尔瓦多·罗萨的油画《战场》、19世纪初菲利普·卢泰尔堡的油画《阿尔卑斯山的雪崩》,用磅礴而精细的场面表达出人与灾难抗争的惨烈与苍凉,以精湛的艺术透视了人类的精神境界。没有饥寒交迫的刻骨体验,就不会有《国际歌》的深沉、有力;没有山河破碎的深切痛楚,就不会有《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激越;没有冲出阴霾的渴望翘盼,就不会有《红岩》的刚毅和《青春之歌》的无畏;家仇国恨,凝聚成《松花江上》的悲愤和《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追求与担当,谱写成《长征组歌》的坚定、执着与豪迈。博大、深沉、炽热的情怀,是文艺创作的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鲜明主题。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要践行的“天下大道”。奔涌的时代潮流、生动的实践场景、火热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矿藏。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着力书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弘扬的“大道”。

  三、深入社会生活、服务人民群众是文艺要秉持的“大德”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欣赏文艺、评判得失,是人民的权利。提高人民的满意度是文艺的着眼点,也是着力点,具有道德力量的文艺才能赢得最广大的人民。

  人民是文艺之母。人民大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的主力。书写历史的主人,是文艺的情感所系、情怀所向。正是因为有了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屈原才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叹;正是因为有了对苦难大众的深切同情,关汉卿才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呐喊;正是因为对普通大众命运的深切关注,鲁迅才能刻画出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人物形象,引发人们对社会制度的深刻思考;正是因为对贫苦农民的深厚感情,贺敬之等人才写出了白毛女、杨白劳等饱含血泪的人物形象,激起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强烈共鸣;正是因为有了对俄国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体察,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才震撼人心。“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路遥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民与文艺的关系。

  人民是文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文艺的立足点也是生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这番话深刻地阐释了什么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心中应该始终高悬“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号,牢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就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同时,这种抒写、抒情、抒怀必须是大关注、大情怀。文艺既要有“铮铮之细响”,更要有“万钧之洪钟”,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总是咀嚼个人身边的小悲欢,并把小悲欢当大世界”。如果一味地陶醉于“心灵独语”、“自我世界”,加入不了“大合唱”,就打动不了社会心弦;如果沉溺于局部细节、人性的弱点、社会的旮旯,缺乏背景的展示、全景的展现、前景的展望,就难以从“小我”塑造“大我”、从“小众”看到“大众”。

  四、坚持文化立场、彰显审美价值是文艺要坚守的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立场决定态度,取舍表明品格。历史的横切面就是文化的大观园,文艺见证历史、直面社会、反映时代,此所谓古之“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经典之作无一不承载着鲜明而厚重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指向,无一不体现着对是非曲直、好恶忠奸的评判,无一不表达对公平正义和至真、至善、至美的无限追求。《尚书·五子之歌》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成为历代治国理政的警言。

  国家观是价值观的最高境界。从《左传》里郑国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为国担当,到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东汉马援将军“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壮怀激烈,到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爱国、利国、报国的国家观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是对传统国家观的深化和升华。维护国家利益,培育国家意识,提振国家精神,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价值观,是文艺的责任。

  文化观是价值观的体现,文化观的核心是价值观,而道德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入道”、“见志”、“立德”、“立言”,是中华文化追求的境界。高尚的道德观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炽热滚烫的血液里,奔涌在绵延不绝的文脉中。文艺的审美价值,当以道德观为轴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文艺的道德指向和评判标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

  民族的兴盛首先是文化的兴盛。放歌壮丽时代,赞美伟大人民,聚力光荣梦想,生发强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作者: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