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底气
//www.workercn.cn2016-09-13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夯实文化自信的底气

  在我国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要解决许多问题,但文化自信是其核心和基础。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传承,孕育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中华美学精神,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普及、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态势下,缺乏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自觉,纵使传统悠久、典籍如山、文物灿烂、遗产遍布,也依然会导致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忽略博大精深、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不仅会导致对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一味推崇与膜拜,还会导致另一个容易忽略却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由于市场开放而带来的源于西方现代设计美学体系的器物文化的泛滥,如对洋品牌的崇拜,由此不可避免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精神文化与器物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要确立文化自信,我们当然有底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浩若烟海,不仅为今天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底蕴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而且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中华美学在世界美学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集体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注重知、情、意、行相统一;推崇审美教化、文以载道,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崇尚境界高远、蕴藉内敛,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讲究以物比兴、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讲究意象、意境、意趣和感觉经验的贯通。正是在这一体现中华美学历史精粹、文化基因的美学思想涵养下,产生了一大批包括传统诗、词、赋、音乐、书法、国画、戏曲、舞蹈、民间艺术、中华武术等在内的优秀文艺作品,成为世界文明创造中一道绚丽的风景。

  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独特审美意趣和风范的,还有一个蔚为壮观的器物文化宝藏:它涵盖了宫廷建筑、古典园林、乡村民居、中式家具、民族服饰、日用器皿以及传统工艺美术等器物文化。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相形于精神文化而言,这个曾经令世人惊叹和惊奇的辉煌物质文明,正处于危机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因为其丧失了美学价值,而是在缤纷多彩的当代文化形式和器物文明创造面前遭遇了冷落。究其原因,其一,西方器物文化在现代设计理念支撑下实现了现代转型,设计水平大幅度提升;其二,我们以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传承而忽略了器物文化的弘扬;其三,我国现代设计文化的缺失和断裂导致古代设计文化现代性的迟滞与阻隔。当白话文、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等外来文艺形式,经由与民族传统艺术的融合创造而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新文艺时,传统器物文化却未能实现文脉相通的现代转化,导致传统器物文化或严重毁损或闲置不用,由此形成的文化真空,势必给西方现代器物文化大行其道提供绝佳机会。

  事实上,中华传统器物文化同样精深博大、蕴藏丰厚,是树立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习总书记所说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后者指的是精神文化,而前二者“遗产”和“文物”中的相当一部分指的就是器物文化。中国古代拥有极为丰富的设计思想资源,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设计美术(美学)资源,它足以提供现代设计在“表象”呈现中所需要的美学元素,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有意识地去关注、选择、阐释、转化和创造。比如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人居美学独具特色,讲求整体建筑的飞动之美(飞檐、飞龙、飞鸟、走兽),室内空间的艺术之美(雕梁、画栋、花窗、回廊),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园艺、山水、借景、隔景),这些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这些理念和思想完全可以同西方现代设计相融合,创造出融汇古今中外设计精华的现代器物文化。

  由此观之,文化自信不仅要有历史传统作基础,还要有现代视野和开放眼光。面对当今世界精神文化多样化发展、器物文化日新月异的现实,坚守传统而不拘泥传统,吸收外来而不唯洋是尊,是我们确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应有的科学态度。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如果说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那么外来优秀文化则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有益养料。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拟古、仿古、尊古,而是对其精华的再提取、意义的再阐释、价值的再发现、生命的再激活。简言之,要汲取西方现代文化理念及形式的内在精华,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体说,就是借助西方现代文论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重新发现传统文艺之美,经由融会贯通,创造符合时代需要的精神文化;借助西方现代设计美学理念和方法,转化和弘扬传统器物文化。如以现代建筑设计与装饰美学对接和弘扬中国人居美学,以现代工业设计融合与创新传统工艺美术,以现代创意设计推动和拓展非遗技艺。一批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文创人才和设计师,已经领风气之先,开始致力于创造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当代器物文化的新锐实践。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本土;原创不是新鲜的就好,而是要把中国人用得合适的而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东西做出来,这才是原创设计。他们着力实践和构建的新“杭派民居”已悄然在富春江畔的数个乡村焕发生机;而深圳一家以继承弘扬非遗文化为宗旨进行文化消费产品设计生产的“非遗生活”品牌也闪亮登场。这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必将引领中国传统器物文明走进当代,走向世界。

  文化自信的底气,除了来自于悠久博大的深厚传统,还来自于接纳包容的开放胸襟,同时也来自于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传统文化是自信的根基,兼容并蓄是自信的关键,创新进取是自信的生命。唯有敢于竞争才能检验传统是否优秀,唯有勇于探索才能推动传统与时俱进,唯有善于创新才能焕发传统的生命力。在日益开放和充满竞争的21世纪,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为此我们务必要励志前行,潜心发掘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宝藏,“用中国人的艺术思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构建我们自己的东方美学,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管宁,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 2 3 4 共4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