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 铸造强国之魂 
万希平
//www.workercn.cn2016-09-19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脊梁,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要求全党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特别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今天,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承载着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

  以文化自信夯实强国之基

  一个国家坚强的思想保证需要文化自信的夯实。当前,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愿望与价值追求,也是凝聚人心、汇集各个民族认同的思想基础。不断夯实强大的思想基础,亟需文化自信作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思想认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筑牢内部认同的深层根基。

  一个国家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风貌,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力量汇集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力量依靠。

  一个国家丰厚的道德滋养需要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建设,但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道德滑坡、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等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正在消解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架构。因此,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夯实民族复兴的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

  一个国家有力的文化条件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有了对国家文化发展的 “自知之明”,做到 “心中有数”。“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主动性,“心中有数”是为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正确定位。这样,在全民族内部,文化发展迫切意识普遍觉醒,这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孕育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真正从国家内部生成文化强国的主动性与紧迫感,进而为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更为持久的力量源泉。

  以文化自信增强强国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化发展,便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在今天,文化自信不仅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之基,也彰显出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兴旺发达、实现全面繁荣复兴的重要标志。

  今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战略目标是为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而为实现强国之梦提供思想之基和创新之力。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前提,文化强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主选择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动力支撑点。自主选择文化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显示出独立完整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华文化的繁荣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也取决于世界不同文化能否按照“共荣利益”的和谐思维创建一种非冲突性“文化共生”的利益价值原则。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纽带和基础,以汲取各种文化中的长处和优点形成的先进文化为发展方向,以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为内生性动力起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之旅,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以文化自信护航强国之路

  以文化自信铸造强国之魂,以强国之魂夯实强国之基。对于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文化强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性目标。这就需要为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搭建一个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体系。

  以创新理念引领和推动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把创新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抓好理念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文化工作新局面。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以创新理念武装头脑。无论是作为吹响时代号角、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文艺工作者,还是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范式,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工作者,必须把创新作为理论发展、文艺出新的理论先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生产出反映时代精神精华、代表时代前进步伐、满足时代人民需要的中国话语体系、思想、理论。

  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推进文化生产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深化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文化领域改革中,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革新,以符合时代发展创新需要。这就要求党中央在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时代责任时,创造一个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在文化领域营造一个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以此激发理论界创新思想的不断涌现,真正实现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

  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自信,赢得国际话语权和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一方面,我们要以积极心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以此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另一方面,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世界对中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真实实现以中华文化魅力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从而保证国家文化安全以及整个国家安全。(作者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