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筋骨·道德·温度
——谈文艺创作的三个维度
李洪华
//www.workercn.cn2016-12-1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这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从文艺的本质属性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文艺创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新希望。那么,怎样的文艺作品才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又怎样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有筋骨”通常指人的体格强健。古人有言:“筋骨竦,气脉舒。”“筋骨如铁,万夫莫当。”强健的体魄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基础。对于文艺作品而言,“筋骨”乃气血文脉所在。有筋骨,指的是风格刚健遒劲,历来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文章品格。“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筋骨老健,风神洒落”,说的都是“筋骨”对于作品的重要意义。文艺作品如果没有“筋骨”,则必定文脉不通、精神萎靡,内不能彰显真善美,外不能鞭挞假丑恶,其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作品的“筋骨”来自于人民与社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是人民的生活场域。文艺工作者只有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血脉充盈、筋骨强健、品格高标。古人云:“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魏晋时期,以“三曹”和“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胸怀天下,为民代言,在创作中真实反映人民的苦难,其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至今仍被人们推为文章典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形势下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才能“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否则,就很有可能陷于鲁迅所批评的那种“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小格局中去。

  《道德经》有言:“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道德文章自古一体,文品人品合而为一。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也是文章品行的准则,所谓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思想价值和道德品质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灵魂。历代文人知识分子在论人品文时无不推崇高远的思想道德境界,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其首在“立德”,其后方为“立功”和“立言”。因而,陆机在《文赋》中指出:“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对于传统文人而言,有道德就是讲仁义,韩愈在《原道》中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对于当代文艺工作者来说,有道德必须有良知、有担当、有追求。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点,是为人行文的道德底线。有良知,就是要善良正直,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司马迁即便遭受奇耻大辱,也要坚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担当自古以来便是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文艺创作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德以润身,文以化人。在当下大众文化流行的市场经济时代,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更要不忘初心,守住底线,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让文艺当市场的奴隶,不要让作品沾满了铜臭气,而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励和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诚然,文章道德离不开理想追求,一个只顾眼前一己之利的文艺工作者是不可能创作出境界高远的文艺作品的。时移世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追求。当今时代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把自我个人的价值追求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未来联系在一起,才能创作出境界高远的道德文章。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作品的温度来自于沸腾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号召,“有出息的文学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七十多年后,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只有放下身段,走出书斋,到田间地头,到街头里巷,去触摸生活,去感知冷暖,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的作品。然而,仅仅是触摸生活,感知地表的温度是不够的,还要沉下身去开掘生活,去汲取地心的热力和温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真义,创作出更有温度的作品。当然,对于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而言,在触摸、开掘生活之后,还应该升华生活,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提炼出郁郁葱葱的诗意,从生活的平原升华出精神的高峰。作品的温度还来自于火热的时代。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文化兴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这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产生文学大师和艺术名家的时代。人民需要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时代召唤能担当的文艺名家。文艺工作者不能总是沉湎于过去,一味戏说历史,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时代,反映时代的进步潮流,讴歌人民的英雄伟业,抒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即便是取材历史,也要用时代精神照亮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有温度的作品。作品的温度更来自于真诚的内心。真诚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关键。诗歌缘情而发,文章因时而著,情感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动机和根本动力。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情感只有源于真诚的内心,作品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总之,对于文艺作品而言,筋骨、道德、温度既是不同层面的要求,也是合而为一的整体。有筋骨是对文艺作品的肌体要求。有筋骨,才有支撑,才硬气,作品才能立得住。有道德是对作品的品质要求。有道德,才能晓之以理,才能以德服人,作品才能站得高。有温度是对作品的内涵要求。有温度,才能温暖人心,才能春风化雨,作品才能行得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立得住、站得高、行得远,既是对作品的要求,也是对艺术的期许。文艺作品唯有如此,才能让人们在冬天不觉寒冷,在远方不觉孤独。

  (作者系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