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
在沧桑巨变中焕发青春活力
田本相
//www.workercn.cn2017-09-15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中国话剧的春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话剧的发展也随之转入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由过去的民间团体转变为正规的政府统辖的艺术团体;由自发的存在转向有组织有规划的总体建设(如话剧院团的布局、戏剧院校的建立等)。

  国家对话剧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中国话剧的建设,而话剧院团和戏剧院校的组建是其主体部分,其目标在于使话剧成为一个遍布全国的严密而完整的体系。

  民间话剧团体和原有的公办戏剧团体,一律被改编为由政府统辖,并按照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省辖市)三级设置的话剧院团。话剧院团除有自己的排练场外,相当部分的院团拥有自己的剧院设施。

  同时,加强话剧人才的培养。1950年即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为欧阳予倩。曹禺曾担任名誉院长。1956年上海戏剧学院成立,熊佛西为首任院长。它们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等戏剧教育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的欢乐和当家做主的幸福感,话剧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在戏剧创作上,首先是歌颂民主革命的胜利,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革命先烈,牢记革命先烈的历史功绩,如《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同时,歌唱新中国新生活也成为重要的主题,及时地创作出一些反映社会新面貌的剧本,如《刘莲英》《六号门》《龙须沟》《考验》《春风吹到诺敏河》。l956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共演出多幕剧30部,独幕剧19部,如《四十年的愿望》《明朗的天》和儿童剧《马兰花开》等,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话剧的成就。

  “第四种剧本”的出现是这一时期话剧界的特殊现象。“第四种剧本”,是同“三种剧本”相比较而言的。“三种剧本”是指那些概念化地描写工农兵斗争生活的剧本,而“第四种剧本”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代表作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等。

  这一时期,在话剧创作上仍然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如《红色风暴》《东进序曲》《甲午海战》《胆剑篇》《茶馆》《关汉卿》等。《茶馆》不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1958年,以田汉《关汉卿》的问世为标志,出现了一股历史剧的创作热,如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田汉的《文成公主》、朱祖诒的《甲午海战》等。这批历史剧,有些写得相当精彩,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称赞。《关汉卿》堪称田汉的绝唱,他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与诗的构思,谱出了一曲关汉卿的赞歌。

  北京人艺在焦菊隐总导演的统领下,把斯坦尼体系同中国的戏曲传统结合起来,推出《龙须沟》《茶馆》等一批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剧目,形成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这是新中国话剧的突出成就之一。

  另外,各省市的大剧院也在演剧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黄佐临领导下形成的海派风格、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为代表的黑土地风格、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津味戏剧风格等。

转型中的新时期戏剧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新时期。中国话剧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整个文化艺术产生机构性变动的条件下,虽然也历经曲折,但是总体来说,这个时期是中国话剧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一个探索创造的热潮到来,剧作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迅速创作出揭批“四人帮”的一批剧作,如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多幕剧《丹心谱》《于无声处》和《左邻右舍》等。在思想解放的声浪中,剧作家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敢于在剧作中提出一些重大的社会课题,遂有社会问题剧的兴起,如《报春花》《救救她》《权与法》。出于对革命家的尊重和爱戴,一批歌颂他们的历史剧应运而生,如《西安事变》《陈毅出山》《转战南北》《彭大将军》,塑造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人的崇高形象。

  由于商品大潮冲击,话剧一度陷入低潮。在危机中,话剧艺术工作者起而革新,于是掀起探索剧,也可以说是实验剧的热潮。

  探索剧以形式革新为先导,在内容革新上,首先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思考,是人性复归的张扬和呼唤。其次是追求对人的内心的透视,对人的灵魂的分析。再次是对主题的诗化、哲理化和多义性的追求。在这样的实验中,中国的舞台倾斜了,一些新剧目出现了,以《狗儿爷涅槃》和《桑树坪纪事》最具代表性,前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民心理的复杂性,塑造了狗儿爷的典型形象;后者在舞台艺术上有所探索。

  进入新世纪,中国话剧迎来了多元发展的时代,更深刻的变动和革新悄悄到来了。

  首先是话剧的举国体系变动了。民间的剧社、民营剧团、民营的剧场出现了;在演剧上,小剧场以成本低、易于组织、演出灵活多样而空前活跃。随着国家的投入和民间戏剧投资增多,城市话剧盛况空前,以北京最为典型。

  这个时期,最引人瞩目的是各种戏剧节。大量西方戏剧的名团名导名剧来华演出,使话剧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话剧所有领域都有所进取和顽强探索,使得话剧舞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各种题材、各种样式、各种风格的剧目展现在话剧的百花园中。儿童剧的蓬勃发展,军旅戏剧十分活跃,少数民族话剧的勃兴,历史剧也有了新的探求和新的开拓。

  展望未来,我们期盼着一个新的话剧繁盛的时代到来。

  (作者:田本相,系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