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综合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胡昭曦
//www.workercn.cn2015-05-0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素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宋人王质指出:“世传,杜诗不读万卷书、不行一万里不可以观。”明人陈第说:“读万卷书,不行万里道,不足以知山川。”清人潘天成概括道:“大丈夫不读万卷书不走万里路,安能作好文章明圣贤之道乎!”这一传统对于做学问来说,就是讲究综合研究。近世又有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多重证据法的运用,这些也都是讲综合研究的方法。把综合研究这种方法运用到史学中,就是要求史学家将文献记载与考古成果、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相结合,将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走出书斋拓展视野、扩充资料,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研究,用多种证据弄清历史的真面目。综合研究方法,应该成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历史,首先得阅读历史文献,这是必要前提。我国存有长时期连绵不断、浩瀚丰富的官私文献,这是进行历史研究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阅读了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要读懂有关历史文献,需要了解作者写作过程,并尽可能多方验证,包括到实地去考察。在研究晚宋历史和宋代四川历史时,我在阅读历史文献后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于是就带着这些问题到四川省内50多个县、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献。比如,为了弄清宋与蒙古(元)在四川的长期战争,考察了现存山城遗址15座、水碛2处、铁锁关1处,对地理形势、攻防设施、战法战场、交通路线等有了更形象的了解,认识到文献记载之实,也获得了文献上得不到的资料,还捜集到一批珍贵文物。再具体下去,比如四川东面的夔门险关是如何被攻破的?把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就能明白原来攻蜀者是以水军主力驻瞿塘峡东口,另派小部队暗中攀援江岸山道向西,再顺江而东,上下流夹击,守军就被瓦解了。又如,被称为“走遍天下路,难过新津渡”的新津五津渡,到实地察看后才弄清其成为历代军事要冲的地理形势。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历史研究来说也是如此。受作者认知水平的局限或者由于传抄刊印的失误,历史文献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应对其进行校勘、考订等工作,如果再以考古成果、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与之互校互证互补,将会大大减少其局限和失误。比如,宋初青城县在什么地方?自明代《续资治通鉴纲目》以后,历史文献记为眉州青神县。但经我们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应是永康军属县,治所在今都江堰市徐渡乡境内。宋代著名理学家、蜀学大儒魏了翁创办的蒲江鹤山书院在当时非常著名。该书院原址在什么地方?地方志称,在距蒲江县城一里的山顶上。但是,结合各种资料进行调查,我们认为应在蒲江县城东约十里的隈支山(今名玉芝山)上。此外,有的资料是历史文献上未见记载或记载欠周详的,只能从考古资料上得到订补,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历史研究的基础在于资料,论证问题需要大量多方面的可信资料。只有运用综合研究这种基本方法,才能使文献与实际相结合、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达到认识历史真相的目的,使之成为信史。同时,运用综合研究这种基本方法,对于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难题经常还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从而将历史研究推进到更为深入的境地。(作者为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