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话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其中,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德里达式的互文性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等,构成了西方“对话哲学”的强大阵容。高等教育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立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沿,运用对话理论精辟而丰富的内涵,为高校管理树立全新理念,以期提高管理水平,是高等教育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
树立对话本位理念,是对话这一人类存在方式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人的存在问题,认为对话是人的存在本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高等教育是社会存在并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人类智慧的传承和创新,推动着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双边活动的性质以及高等教育全过程为人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管理必须围绕对话开展教育活动的特征,使对话本位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
树立平等互惠理念,是对话作为平等的权力基础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以其“关系本体论”确立了一种“关系”的“我—你”世界,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他”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这种“我—你”之间原本的亲密关系便被称之为“对话”关系。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倡导“我—你”式的生活世界,强调主体之间的“在场”的相遇,强调永恒的平等、互惠等理念。高校是对话理论应用最具体最丰富的对话场所,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以“我—你”之间“相遇”的对话方式明确管理的“权利”关系,破除“对话”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非对称性对话形态,为构筑真正的“对话”关系奠定良好的权力基础,促进了平等关系的生成。正是由于有了“我—你”的平等的、深层次的对话活动,才使高校管理更富理性、更具活力。
树立合作理念,是以对话形成的共识在高校管理中所促成的共同价值取向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认为,“整个理解过程乃是一种语言过程”,“语言不断建造并担负着这种世界定向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通过相互对话而非相互争论来完成的。真正的对话意味着一致意见的取得。“人类交往真正的现实性就在于,谈话并不是以自己的意见反对他人的意见,或把自己的意见作为他人意见的填补。一种成功的谈话就在于,人们不再会重新回到引起谈话的不一致状态,而是达到了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正是“对世界的共同解释”,它使得“道德的统一性和社会统一性成为可能”。伽达默尔认为,对话能使处于纷争之中的社会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的共同体,是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高校管理是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对话的集成和融合,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凝聚着多元主体的精诚合作和一致努力,以对话形成的引领感召,可以取得管理中的默契协作,形成高校管理中多元主体共同的价值取向。
树立共享理念,是以对话的共享思维实现高校管理目标的必然结果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认为,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往,才能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才能摆脱束缚人性的各种枷锁,发挥人的主体性。他把交往行为看成是其他一切行为的基础,认为交往主体应开展对话活动,即以语言为中介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一致”的目标。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侧重于群体性交往,认为只有保证交往主体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利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利益共享。当代科学思想家戴维·伯姆的“伯姆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即是意义在人们之间的穿越和流动,并因此在群体间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生成某种‘共享的意义’。对话者以一种‘共享思维’的方式去克服‘分裂性思维’和‘思维假定’的不足,进而得到整体的‘共享的意义’”。在高校管理中,通过对话使师生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实现共鸣,取得“共赢”,是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树立共享理念,必然实现对话对管理中的知识、经验、智慧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与共享。
树立民主和创新理念,是以对话合作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创造活动在高校管理中的真实表现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最早对对话式教育进行了探索。他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自由的实践,猛烈抨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倡导对话式教育。“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保罗·弗莱雷的对话教育思想体现了对话的民主性和创造性。他称自己的教育为“民主教育”或“进步教育”,认为在真正的民主关系中,对话能够打开人的思维。“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对话是一种创造行动,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对话总隐含的控制是对话双方对世界的控制,对话是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征服世界。”高校的教育管理通过对话实现了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是双方共同参与的民主活动,是以多元主体间的对话达到知识递进和思想进步,在同一价值取向下实现合作发展,进而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高等教育的助推力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 2009-01-20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 2009-01-20 |
近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述要 | 2009-01-20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 2009-01-20 |
“走转改”:社科界在行动 | 2009-01-20 |
朱善璐:大学,有精神方成气象 | 2009-01-20 |
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下基层” | 2009-01-20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高校社科发展新局面 | 2009-01-20 |
应将性别意识教育纳入教师教育 | 2009-01-20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政工工作 | 20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