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一场“马拉松”,原始创新可视为“最初一公里”,推广应用可看作“最后一公里”。
这两个“一公里”跑不好,我们就会在白热化的国际科技创新“马拉松”比赛中败下阵来,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大打折扣,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引擎”就难以真正发动起来。
显然,科技创新的“马拉松”绝不是只有“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两者之间还有很长的道路,每一段路程都需要我们付出热情、心力和汗水。需要重视的是,这两个“一公里”对我们而言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是需要更多关注、更好解决的问题。
先看“最初一公里”的原始创新。
我国科学家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原始创新的基本价值就在“人无我有”,它标志的是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我国科技发展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跃升的新阶段,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原始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但总的看,原始创新仍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短板,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源头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我们必须坚持把基础前沿、共性关键、社会公益和战略高科技研究作为重大基础性、引领性工程来抓,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特别关注可能带来技术、标准、产业等归零的颠覆性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的源头供给,努力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潮流。中国科技工作者有能力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我们需要这样的雄心壮志!
再看“最后一公里”的推广应用。
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上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此再次作了强调。关键是要坚持“创新要实”,抓好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真正剔除制约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顺应大众创新创业的潮流,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发挥科技创业在创新成果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提升大众创业的科技含量。只要把亿万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跑赢创新发展的“马拉松”!
黄方方:为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当好参... | 2014-03-04 |
“快文化”之殇 | 2014-03-04 |
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 | 2014-03-04 |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 2014-03-04 |
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 双灯限行 ... | 2014-03-04 |
抢抓重大发展机遇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2014-03-04 |
时移势易,机遇依然在我 | 2014-03-04 |
击楫勇进在中流 | 2014-03-04 |
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新体系 | 2014-03-04 |
适应新体制 实现新发展 | 2014-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