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文教

“门径是自己读出来的”

徐春辉
2020-09-02 14:43:54  来源:学习时报

  吕思勉(1884—1957年),字诚之,江苏常州人,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思想史、史学史、学术史、政治制度史、历史研究法等方面有大量著述。吕思勉主张治学“总有其所当循的门径,当守的途辙”,而这“可事半功倍”的门径“是自己读出来的”。因此,在他大量的著述中饱含着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

  “注意于学与术之别”

  “学”是求“真相”,“术”是求“方法”。吕思勉主张,读书治学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并将这一治学理念贯穿其治史生涯的始终。他强调,治史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记录,寻出真确的事实”,其次就是“解释记录,寻出那些事实间的理法”。

  重视“考据治学”是吕思勉鲜明的治学理念。绝没有离开“事实”的学问。吕思勉认为,读书治学一定要“懂得考据”,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就是“争取事实”,即求得“真相”。为此,他专门撰文《论考证》,总结“考证古事之法”。吕思勉强调,只有明白了“真相”,才可以预测结果,而且才可以“谋应对的法子”。如果“真相”不正确,“根据于此事实而下的断案,自然是不正确的了”。同样,如果对“真相”不了解,只有浅薄的应对方法,那么,“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吕思勉说,我们要做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自然是有成法可循的”。但是如果你不明白制作桌子椅子的“真相”,如遇木料“不凑手”,就要“束手无策”了。相反,“如你明于原理,那就可以随时变化”。治学亦是如此。

  读书也“不重在呆记事实,而重在得一种方法”。吕思勉主张,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其“然”,也必有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会理解其然的性质的”。在史学研究上,他一直秉持历史进化的观念,强调历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据此事实,以说明社会进化的真相”。因此,他也反复强调,研究史学最应当注意“有科学的眼光”,对于现存的材料“都要用科学方法,去整理他”。要以科学的方法把“不关于历史之学的析出”,并以科学的方法“说明社会进化的现象”,进而“求明乎人类社会之所以然者也”。这是治学的关键所在。

  “先博览而后专精”

  吕思勉强调,不读书的人“是没有进步的”,而读书则宜“先博览而后专精”。各种学问之间不是孤立的。治史学的人,往往认为社会科学是“紧要的”,对于自然科学则认为“不甚重要”,吕思勉说,“实亦不然”,在许多方面它们是相通的。治学既要“就其性之所长而努力”,也要“时时留意矫正自己的所短”。

  “未博而先约,则陋而已矣。”吕思勉主张,正所谓开卷有益,应避免“治学门径太窄”,“未博而先约”。即使专精于某一学问的人,对于其他学问“亦不可茫无所知”,否则,“所发出来的议论,往往会荒谬可笑”。他认为“于普通知识,必宜完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见解“不局于一隅”,也才能不断提高治学境界。对此,吕思勉建议采用“范围较广,而用功却较浅”的读书方法,“先作一鸟瞰”。他认为这一阶段“略读则可”,“不必过求精细”,能够“知道一个大概”,“决不能一字一句,无不懂得”。但是,略读也绝不是“越过”。在谈及读什么书时,吕思勉认为,“不必限定何种,听其自己之所好可也”。

  读书的要诀在于“由博返约”。吕思勉主张,人的才性“各有所宜”,“长于此者,亦未必长于彼”。有的人擅长实务,有的人喜欢探索真理,“兼收并蓄,断非一人之力所克胜”。如果知识涉及领域“太乏”,“又不免有基础不确实的危险”。因此,吕思勉主张“与本人专治的学问关系密切的科目,又宜知之较深”,适宜采用“深入乎一事中,范围较窄,而用力却较深”的读书方法,“专一求其精深”。他认为这一阶段的读书,“须细读”“熟读”,可以先选择一种,作为研究的中心,再选择几种,作为参考之用。“必一级一级,逐步而进”,遇到“难解之处,则多读若干遍,至读来有些习熟,不觉费力为止”。

  “学问本存于空间,不存于纸上”

  吕思勉一生摒弃名利之念,专心治学,但也决不是一个不关心现实社会的人。他主张“学问本存于空间,不存于纸上”,真正的读书治学,要做到“书本的记载”与“阅历所得”二者之间的“合同而化”。他说:“周以前之学术,皆求之空间,故实而有用;汉之后之学术,则求之纸上,故虚而无用也。”

  一方面,吕思勉主张治学志在“改革”。吕思勉认为,凡是读书的人,对于现状“总是觉得不满足的”,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非徒有热情,便可济事”,必须有适当的手段,而这一手段则需要通过读书治学来获得。因此,他提出治学志在“改革”,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并且,在他的治学成果中,有大量的内容是关于“衣食住行”等民生现状的史实,并力求以此来关照民众的生活疾苦。他强调,“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做学问干什么?”要随时把“治学的学问”与“阅历所及”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并且,如果“纸上”的话能在“经历锻炼中”得到证明,也会对书上的知识“亦愈觉其亲切而有味”,也就不必“与故纸堆中讨生活了”。

  当然,吕思勉另一方面也强调,治学要有“深嗜笃好,不能自已而为之”的精神。吕思勉说,不可否认,治学的终极目的“绝不外乎有用”。但是,也不应把“学术事功,相提并论”,“宜置致用于度外,而专一求其精深”。吕思勉主张,治学不应该有“贵彼贱此之见”,“学问只分真伪,真正的学术,哪有无用的呢?”因此,他一直提倡且鼓励“深嗜笃好,不能自已而为之”的纯粹治学精神,极力反对“舍弃其纯粹治学的精神,而趋于应用之势”的极端做法。他强调,当国家社会遭遇大变局时,也是人们应当秉持“深嗜笃好,不能自已而为之”精神“潜心于学术之际”。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艾思奇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

    艾思奇很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暮霭沉沉的旧中国盗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火”。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望道一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在践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将一切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 竭忠尽智 执着探索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