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传统价值观念现代转换的最大问题

李德顺
2020-08-03 13:46:05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这个话题,是非常重大的。江畅新著《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一书大体上可以用“不同凡响”这个词来评价。与以往有关著作相比,其特色主要是有更开阔的眼界、更理论化的思考,以及传统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对照的意识。所以有很多地方很出彩,我很赞成。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江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国内外价值观念研究中一个普遍常见的问题

  好话就不多说了。我提一个国内外价值观念研究中普遍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谈论价值和价值观念时,人们往往急于寻找规范性的结论和标志,却对自己的理论、元理论,或大前提和思维方式,缺少自觉,未能保持哲学反思的层次和境界。因此导致描述和分析停留于现象罗列、话语堆积的层面,越弄越多,却始终不得要领。我觉得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念体系的分析和描述,本身缺少一个恰当对位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这些年里,大家挖掘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但有两个前提性的节点,往往是含混不清、不大自觉的:

  一个是对价值和价值观念是什么,只有大概的理解,并未深入地、精准化地把握。例如以为价值观就是“让人变好的那些观念”和“重要的好词”。按照这样的理解去整理传统价值观念,上哪儿去找呢?首先就是去找古典文献,挑选其中的精彩话语和概念,却不注意这些说出来的话语,与中国人、中华民族长期内心信奉并践行的理念是什么关系,古人“说到的”与“做到的”完全是一回事吗?

  另一个是,这些挖掘梳理出来的东西,本身有一个怎样的结构和逻辑?比如江畅这本书中,第二章叫“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思想”,第三章叫“传统价值观的主导观念”,第四章叫“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主要思想”“主导观念”“基本精神”这样的概括和分类,虽然能看出一定的层次感和差别性,但终有陷入概念五里雾之感慨。“主要”“主导”“基本”这类表述,究竟依据什么,能够揭示和解决什么问题?似不明确。在我看来,这也和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话风文风有关,用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词语,只给人以概念过多,却难得实现“自我辩证平衡”的游戏感。我觉得,深入的学术研究,非但不宜受这种语风和文风的影响,而且应该反过来,澄清、校正和过滤淘汰那些似是而非的空洞概念。

  说到价值观念的结构和逻辑问题,我认为,一个民族或是一个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是像每个人的脸都有五官结构一样。我们观察人脸时,自然要对脸的结构要素有所把握:眼睛、眉毛、嘴巴、鼻子、耳朵等。这样,无论进行“横向比较”(你的脸和我的脸),还是“纵向比较”(你过去和现在的容貌),都有具体的根据,描述分析起来也有条理,不至于“鸡同鸭讲”,不着边际。就是说,对价值观的理解,一定要有它的一般结构性框架,这样去挖掘梳理一个思想文化体系在历史上形成的多维多层观念,才能构成一个真实、完整、清晰的体系。

  价值观念坐标系的五大要素

  为此,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做过调查研究。我的文章《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改造》一文提出,价值观念作为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的系统,相当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价值坐标系。它的一般结构,是以主体为原点,向空间三维辐射,并有时间动态性的向度。就是说,这个坐标系一共有五大要素:其一,主体的定位和自我意识,简称“主体意识”;其二,关于社会结构和秩序的信念、理想,简称“理想信念”;其三,关于社会规范的立场和选择,简称“规范意识”;其四,关于实践行为的心理模式,简称“实践意识”;其五,关于首位价值或本位价值认定,简称“本位意识”。这些刚好和人脸的“五官”相似,也可以看作是人的“精神面目”或“灵魂形象”的结构要素。

  这个坐标系明确后,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覆盖整个价值观念领域,方便深入、具体、动态地考察梳理某一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内容。对于其中每一维度上的特征,都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例如在同样的问题上,中国人怎么看,西方人怎么看?当然也可以进行历史的比较:对于同一个问题,古代人怎么看,走向现代化的我们应该怎么看?这样才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

  例如,说到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取决于你怎样界定“信仰”。西欧人习惯说的信仰,只是指宗教(而且多半是基督教)信仰。据此他们总是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如果按我们的理论,信仰作为价值观念的一种最高形态,并不等于宗教信仰。那么就会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主流,是一种“有信仰而无宗教”的状况。中国人自古以来信仰“天地”,但并没有把天地塑造成上帝、真主那样唯一的权威之神。作为最高的信仰对象,中国人的“天”是能覆盖一切神,包括中国、西方、古代、当代各种神的“一级概念”,而所有的神都可以放在“天”之下,作为“二级概念”予以接受和包容。所以中国民间能够把三个教的教主(老子、孔子和佛祖)放在一个殿里。这大概是世界上仅有的现象!这种信仰的人本化和包容性,也是其他信仰体系少有的。中国历史上没有长期的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就是证明。因为中国人的信仰方式非常人本化,自由度和包容性很强,这是其优点。当然也有缺点,就是不怎么太“认真”。这个缺点,也表现在价值观念的其他方面。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现代化转换的最大问题

  我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现代化转换的最大问题,首先是坐标系的原点,即主体性定位问题。就是说,当我们讲“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时候,到底是指谁的价值观念?再者,要实现它的“现代转换”,是谁的需要、权利和责任?我想,我们的本意是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如果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那么首先就得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主体。但实际上,有些说法和做法,已经把中华民族给割裂了。种种主体性的盲目和割裂,导致讲到价值观时,只是一大堆概念掰来掰去,却拿不准分寸,最后只好无奈地堆砌在一起,既没有全面的系统,也看不出核心和外围的层次关系。

  总之,目前遇到的价值观念冲突和挑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还是这个主体定位问题。江畅这本书中讲到的“六大转换”,首先就确定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此我非常赞成!六个转换之间的结构和层次关系,我觉得首先还是主体定位的转换。中国历史这么久,人这么多,社会上的价值观念永远是多元、多层、多维的。那么我们要关注、反思和引导的,是谁的价值观?这就一定要明确而自觉。例如有些宣传口号,弄不清党和政府的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把政府置于人民之外或之上,这就颠倒了本末。譬如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之类的一些好词,似乎对谁都适用,效果也都一样。若不是结合当下人民的需要和能力,将其进一步深化具体化,就叫缺乏人民主体意识,就只会使善意的口号变成一堆空话和套话,根本无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所以说,还是有很多问题可以进一步澄清的。对于江畅这本书来说,我这点意见,是希望可以“锦上添花”的。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抗疫与复苏须惠及所有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的单边主义姿态,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对其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是一个障碍。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