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本质上,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在微观意义上表现为内涵于产品之中的成本竞争、技术竞争,在宏观意义上却是制度竞争、战略竞争。
改革就是体制的优化,开放就是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者都在于构建体制优势,并改变生产力落后的劣势,从而赢得国际竞争。
中国改革道路的特点是,市场本身就是由政府培育的,而不是自发盲目生长的。这样的改革不仅加快了市场化进程,而且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职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府有着强大的发展战略规划与推进能力,所承担的经济职能是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市场,一种是政策。一方面改革不断培育市场,另一方面政策持续引导市场,激励市场主体,使市场更快成长。
总起来看,中国体制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中央集中规划和地方积极有为,在科学决策下强大的执行力成为发展的巨大动力,有效避免了西方一些国家滥用民主制度带来的低效现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靠什么赢得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坚定的回答: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实践表明,36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还是要靠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为中国在世界发展竞争中赢得了比较优势
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提出了靠改革开放赢得与资本主义竞争的比较优势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成功地借鉴和吸收了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现代国际竞争理论,把微观分工与竞争理论拓展为宏观战略与国家体制竞争理论,使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更为清晰,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比较优势原理可以追溯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这一理论说明,不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如何,都存在着比较优势,都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而获益并实现经济发展。
今天,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的条件使发展的竞争成为主题。发展竞争是经济意义上的,也是社会与民生意义上的,更是制度意义上的。因此,借用比较优势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即使生产力水平落后,仍有可能靠创造经济体制的优势赢得国际竞争。因此,在本质上,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在微观意义上表现为内含于产品之中的成本竞争、技术竞争,在宏观意义上却是制度竞争、战略竞争。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生产在低水平上的均衡发展。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也有着这些国家从一开始实施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充分彰显了集中起来办大事的优势,但由于千差万别的生产活动很难被一个计划体系所涵盖,特别是哪些生产要素具备优势没有客观的评判与检验标准。因此,在这样的体制下,难于形成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是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道路,并催生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深刻变革。
改革就是体制的优化,开放就是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者都在于构建体制优势,并改变生产力落后的劣势,从而最终赢得国际竞争。社会主义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是在生产力水平仍很落后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开放形成了体制上的比较优势,在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竞争中体现了更强的竞争力。即使在今天,我国生产力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但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根源就在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形成了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在世界发展竞争中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
从国内讲,改革开放使中国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积极而稳健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在改革的道路上,中国不是简单化地、一步到位地全面实施市场经济,而是从价格改革、企业制度改革等开启了市场机制与制度建设,从利用市场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直到今天站在了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新起点上。 中国改革道路的特点是,市场本身就是由政府培育的,而不是自发盲目生长的。这样的改革不仅加快了市场化进程,而且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府有着强大的发展战略规划与推进能力,所承担的经济职能是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相应地,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市场,一种是政策。一方面改革不断培育市场,另一方面政策持续引导市场,激励市场主体,使市场更快成长。在短短36年中,中国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企业全面成长,各自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所罕见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通过改革构建的是一个各级地方政府都有较强经济职能的经济体制。各级政府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下级对上级负责,全党对中央负责。这种地方有着巨大发展职能和积极性的经济体制,就像高铁动车一样,多节车厢都有动力,而不仅靠一个车头的动力,实现了整个列车的高速运行。这是中国经济体制赢得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从国际讲,改革开放使中国搭上了经济全球化快车,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重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36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外资大量流入与外贸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快速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和第一大贸易国。特别是,积极引进外资推动经济发展,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市场开放,不断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开放性优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国际直接投资已超越一般商品贸易成为世界经济主题,投资替代贸易又创造着贸易,并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投资为载体,将技术、品牌、产品、管理、市场网络等带到发展中东道国,形成生产和贸易出口。
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如此大量地吸收生产要素流入实现发展呢?答案就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形成了巨大的要素集聚能力,在有效吸引外部要素的同时又带动了国内要素的有效使用,从而形成了高速经济增长。这种要素集聚能力来自于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正因为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从不流动变为流动,使低级要素以高性价比吸引了外资。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创造和优化投资环境,有效运用政策手段并改善对外商的投资服务,为要素流入构建了超越其他国家的强大引力。经济增长理论表明,要素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是两个最主要的增长原因,而中国改革带来的体制比较优势,既为前者提供了激励又为后者创造了条件,两者在市场上的有效结合则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创新比较优势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致富不同于脱贫,强盛不能靠规模。已经推进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其相应发展阶段的目标,新的发展目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来推动。因此,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始终保持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新趋势要求我们创新比较优势。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投资准入超越贸易开放成为全球化的最大主题,跨太平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谈判和双边投资协定的广泛签订业已表明,新一轮全球化要求各国从边境开放上升到体制开放,对外资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投资环境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外资不仅对市场准入的领域要求更宽而且对权益保护要求更高,不再满足于低土地价格等政策优惠,更注重公平透明公正高效等制度建设。同时,国民待遇从准入后延伸到包括准入前的全过程,负面清单开放模式下市场监管重心由事前向事中事后移动。
既要放宽市场准入,又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然对政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开放呼唤着政府改革。面对国际竞争新态势,创新体制比较优势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治理能力与监管能力,从而使开放型的市场效率更高。当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已经从不断扩大引进延展到大规模走出去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改变地方经济发展中的GDP指标导向,着力构建有利于对外投资的金融体制与企业成长环境,以促进对外投资的体制优势创造对外竞争优势,为国家开辟发展新空间。
必须看到,以改革开放构建体制比较优势,是创造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低且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趋于消失,重建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必须创新要素优势。与此同时,在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竞争中,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的发展,是不以损害生态文明为代价的发展,向国际社会的承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消除各类市场扭曲,更好地发挥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实现高效发展的同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要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加快推动政府改革与职能转变,建立更加有效且有为的政府。各级政府要将其核心职能放在推动发展战略升级上,以培育高端人才和创新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结构升级,紧紧依靠创新比较优势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创新比较优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于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的永久命题,但它们之间绝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改革就在于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当前的改革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保证,同时也对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更好地实现公平,使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惟有使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因此,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是,社会各群体间和地区间利益的调整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总效用更大,利益调整的意义是社会的进步。惟有如此,我们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从而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并形成经济效率。
总起来看,中国体制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中央集中规划和地方积极有为,在科学决策下强大的执行力成为发展的巨大动力,有效避免了西方一些国家滥用民主制度带来的低效现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增强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教条,成功地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增强道路自信,改革开放36年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而这条道路的鲜明特点就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增强制度自信,正是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实现着赶超。(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人才优先发展是破解人才制约的关键 | 2010-10-21 |
对外开放思想的新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科学发展 | 2010-10-21 |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2010-10-21 |
把握世界大势 提高开放水平 | 201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