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70岁的联合国目前在很多方面遭遇新的挑战,联合国维和行动也同样面对许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维和规模不断扩大,授权日益扩展,联合国维和行动资源需求持续上升。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近日对媒体表示,全球各地的地区纷争等导致人道主义危机严峻化,“许多联合国维和行动(PKO)趋于长期化”。
当前,维和部队的来源都是基于会员国自愿的原则予以提供,联合国根据维和预算对派遣部队的国家实行适度补偿。由于维和任务区和平基础薄弱,通常经济落后、危险频发,因此发达国家军队很少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目前, 124个联合国维和部队和警察派遣国中绝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前25名没有一个传统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但是,正是由于战乱导致任务区交通基础设施匮乏、疾病肆虐,人们更加期待联合国能够部署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维和部队帮助他们构建和平和重建家园。笔者曾作为中国蓝盔部队中的一员在非洲执行过维和任务,深知维和行动任务的艰巨与繁重,更感叹联合国维和部队人员数量和装备能力与实际需求相比尚存许多不足。
一方面是国际维和行动需求和任务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联合国维和行动资源却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中国宣布建立规模不小的维和待命部队,这一扎实举措无疑是在改革关键阶段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巨大支持,更显示中国愿意在联合国体制框架下真诚维护二战后国际和平秩序的意愿和决心。
实际上,自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从未中断。中国目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是出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派出维和人员种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之一。中国维和部队以过硬的素质、严明的纪律、勤劳的品质和较高的使命感、荣誉感享誉联合国各个维和任务区。
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周年。中国军队25年来已参加了联合国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3万余人,先后有10名官兵为维护任务地区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军队当前共有近3000名官兵战斗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遂行工程保障、物资运输、卫勤救护、巡逻观察、隔离冲突和监督停火等任务。中国此次宣布建立的维和待命部队人数达8000人,超过当前中国维和部队现有规模,标志着中国将继续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深度和范围。
可以肯定的是,在8000人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工程、医疗、运输等力量构成依然会占有相当比重。这些力量是当前中国维和部队的绝对主力,派遣他们也与中国一贯秉持的重在建设和平的维和理念相符。未来,中国维和待命部队应联合国要求在构成上也将会更加多元化。中国已经向南苏丹派遣第一支700人规模的维和步兵营,将来还会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部署首支直升机分队。
中国在2002年根据加入了联合国维和行动UNSAS三级机制中的第一级待命安排,即中国所派遣维和人员和装备必须在受领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后90天内部署到维和任务区,这一决定符合中国军队当时的建设水平。当前中国宣布加入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中,对于派兵国维和部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也标志中国维和能力将出现质的飞跃,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向各任务区派遣维和部队以满足联合国应急维和任务需求。
中国维和待命部队的建设还有不少路要走,为满足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要求,中国维和部队需要着力提升自身远程甚至是跨洲际机动和投送能力,在复杂陌生的异国环境下部队指挥、通联、各项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也需加强。尤其重要的是,中国要选择和培养更多能力突出的军人担任联合国和各任务区特派团维和部队高级别官员,以加强中国与联合国及其他国家维和部队之间的协调和交流。
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组建维和待命部队的承诺展示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事业的贡献与支持。相信伴随越来越多的中国蓝盔部队走进联合国各个维和任务区,中国将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工程兵学院)
中国定位国际组织新角色 | 2010-11-08 |
调整与变化中走向成熟 | 2010-11-08 |
安全部队远赴马里 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 2010-11-08 |
坚持标本兼治 实现持久和平 | 2010-11-08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深刻阐释 | 2010-11-08 |
为了“联合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 2010-11-08 |
夯实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 2010-11-08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 | 2010-11-08 |
66年,她为世界贡献正能量 | 2010-11-08 |
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强大力量 | 201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