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上那些吃了败仗的将领,大都是因为在施计定策、排兵布阵上犯了兵家之忌。像庞涓马陵战之败,就源自他置“佯兵勿从、饵兵勿食、穷寇勿追”的告诫于不顾。然而,战争犹如一个千奇百怪的万花筒,有冒犯兵家之忌而败者,同样也有因善犯兵家之忌而胜者。
兵书有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经常用“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来迎敌,其大胆而又反常之举总能让对手败下阵来。抗日战争时,刘伯承元帅重叠设伏,连歼日军,逆兵书“战胜不复”而动,妙在敢于并善于犯“兵家之忌”上。
人们常说,临阵易帅乃兵家之大忌。然而,二战中斯大林频频“易帅”,一些前线方面军总司令因战绩不佳而被他撤职的大有人在。这其中,还“易”出不少像朱可夫那样的一代名将。
兵家之忌之所以能让人有所顾忌、有所忌惮,往往来自于先人总结反思而得出来的“真知灼见”。但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这种“忌”并非一成不变、万般皆然。换言之,一些违背常规常理的做法,在这个人眼里是“忌”,在另一个人看来则完全是“机”;在此时此地此情可谓兵家之忌,到了彼时彼地彼情就可能因犯“忌”而制胜。孙子说“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但他同时还讲“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只要兵合一处,占据绝对优势,“千里”都可奔袭,“五十里”岂在话下。
哲人讲,人最大的困难,是不敢走向困难。而战争史也告诉军人,成功的因素常常存在于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之中——在最大的不可能中,存在着最大的可能性;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蕴含着最大的成功机遇。
现代战争几乎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过去许多不可思议的策略战术,今天突然登上了战场搏杀的大雅之堂;过去还是难以企及的领域,今天却突然成了战争制胜的主要舞台。在神奇的高科技魔方面前,似乎哪一种戒律都遭遇到被翻转的可能,哪一条禁忌都面临着被颠覆的境遇。因而,你若还顾“忌”重重,不敢越“忌”半步,无异于自捆奔向胜利的手脚。相反,你一旦无所顾“忌”,破“忌”出新,那么收获的将是意外之喜。
事实上,有不少兵家之忌完全是人的主观设置。要突破兵家之忌,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打破观念之“忌”。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科学的用兵韬略和坚定的打赢信心,当然还要有深厚的现代军事理论作基础,就没有打破不了的兵家禁忌,没有突破不了的军事禁区,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胜机,确保作战意图的实现。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科学认识和合理继承中华武德文化 | 2010-04-02 |
战法创新断想 | 2010-04-02 |
“焚书坑儒”再议 | 2010-04-02 |
壮士心 征人骨 千年风 | 2010-04-02 |
《孙子兵法》的生命解读 | 2010-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