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以深邃的历史思维开拓强军兴军伟业
王喆 古琳晖
//www.workercn.cn2016-05-20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习主席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以宏阔的视野,审视古今,谋划未来,把历史比作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在走进历史深处中思考强军兴军之策,在探寻历史规律中把握强军兴军之道,体现出深邃厚重的历史思维和洞幽烛微的历史眼光,为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好地完成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方向指引。

  追寻历史足迹,担当强军兴军重任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虽蜿蜒曲折、千回百转,却生生不息、勇往直前。习主席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把握历史的脉动,凝望奋进的历程,就能获得思想的洗礼,明确肩上的使命。

  在回眸历史中坚定强军兴军志向。从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对中华民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生动概括,到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为了寻根溯源、以利于更好前进的深谋远虑,习主席以炽热的民族情感和宽广的历史视野,纵观民族图强之路,胸怀国家发展之策,明确强军兴军之责。历史告诉我们: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是一代代人接力推进的伟大事业,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强国强军的征途上,目光的坚毅、脚步的稳健,来源于对目标必定实现的无比自信。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今天之人民军队,告别了小米加步枪的历史,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巨大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对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军史的学习,在把握党、国家历史和发展大势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加坚定地肩负起强军兴军的重大责任。

  在感悟历史中清醒强军兴军头脑。纵观历史风云,一个民族的衰亡无不与忧患意识的缺失紧密关联,一支军队的败落无不与战斗意志的松懈息息相关。回首近代史,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在升平日久的环境下,忧患退场,强军停滞,中国由盛入衰,民族饱受屈辱。凝望甲午,战场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历史的警示犹在耳畔。习主席深刻指出,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是腐败问题,一个是用人不当,再一个是缺乏忧患意识,整体上战斗精神不够。历史证明:平时忘敌畏战,必致民族之痛、历史之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30多年来,我军一直处在相对和平环境里,这对军人是个严峻考验,如果贪图享乐,就会染上“和平病”,精神懈怠,意志衰退。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加强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和形势战备教育的同时,加大历史警示教育,引导官兵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坚决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松劲情绪,始终保持常备不懈、枕戈待旦的精神状态。

  洞悉历史真谛,明确强军兴军方向

  历史蕴含启迪未来的智慧,观历史之镜鉴,究成败之得失,方能立起一支强大军队应有的样子,找准强军兴军的方向。

  探究历史大道,把握强军兴军金规铁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科学把握规律才能更好指导实践。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习主席尤为重视从历史中认识和总结规律。在谈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时,习主席指出:我们要注意在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政治变局中认识和把握治国理政规律,善于认识和运用规律。不注重历史规律,总有一天要吃大亏!在谈到走和平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在谈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时,习主席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可以说,对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习主席运用历史思维的重要特色。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把握建军治军规律,科学定位人民军队应有的样子,深刻认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不断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善于从历史中把握战争指导规律,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善于从历史中把握国防建设规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汲取历史智慧,明确强军兴军指导原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进程中,我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反映了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军情,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这些经验、方法和原则,不但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还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加以把握。从回顾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总结出建军治军基本经验,从回顾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出政治工作一整套优良传统,等等,习主席这些重要论述体现出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学习历史、不忘历史,是为了从中汲取深刻启示和丰富营养,以利于更好地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推动发展。当前,一些官兵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学习,缺乏对我党我军历史的深入了解,缺乏艰苦环境和复杂斗争的锻炼,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有效方法认识不深,理解不透。这要求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学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特别是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围绕面临的现实问题、改革难题,注重寻策于史、问计于史,通过研究我军重大历史决策和重要历史实践,借鉴有效经验,明确努力方向,打开工作局面。

  继承历史传统,厚植强军兴军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我军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和鲜明标识。万里长征的伟大历程,体现出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城不扰民,体现出的是人民军队与人民血肉联系;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体现出的是大无畏的战斗精神;等等。可以说,每一个光荣传统、每一种优良作风,无不是对历史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无不需要我们从历史中加以感悟和理解。习主席指出,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当前,社会环境和官兵成分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青年官兵对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体会不深,一些不良风气对部队的侵蚀影响不可低估。我们要深入挖掘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典型事例,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党史军史教育,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

  把握历史脉搏,凝聚强军兴军意志

  历史是不能抹去的记忆,历史需科学认真地审视。学习历史,不应沉溺于趣闻轶事、坊间杂谈,更不能随意剪裁、任意解读。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大官兵置身于信息的海洋,尤其需要坚持正确立场和掌握科学方法,真正从历史中获得强军兴军的动力和智慧。

  掌握正确立场观点方法,汇集强军兴军智慧力量。翻开历史长卷,各色人物、各类场景、各种事件扑面而来,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纷繁复杂的种种过往,需要具有一种来自历史而又超越历史的高度与智慧。习主席关于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的论述、关于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的论述、关于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统一的论述,关于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的论述,等等,为科学认识历史、更好服务现实提供了方法遵循。我们要立足强军兴军实践,引导广大官兵切实掌握和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历史现象把握主流和本质、主题和主线,认清发展大势,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强军兴军自信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要着眼大局大事、围绕中心工作,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经验启示。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强军兴军意志。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我们必须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拿党史、国史、军史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诬蔑之能事。习主席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如果任由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将动摇党心军心民心,打乱强军兴军步伐。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对历史虚无主义中那些代表性的观点,要摆事实、讲道理,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着力纠正歪曲历史的不良倾向,切实防范各种病菌侵害部队肌体;加大对重大党史国史军史问题研究力度,尤其要研究广大官兵关注度高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让历史真相说话,用历史人物发言,拿出富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牢牢占领舆论阵地。加强网上党史国史军史的宣传教育,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以富有时代感和感召力的方式引导官兵掌握正确历史结论,坚定强军兴军意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