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等部门2014年迅速组织动员,在全国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及直属院团、协会先后派出老中青作家艺术家超过1万名,各省区市动员的艺术家、文艺志愿者、基层文艺骨干超过了几十万人。
9月2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承办的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在西安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只有虔诚地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本报今日刊登部分与会代表发言。
“母亲”光辉照我行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北京市文化局指导中国评剧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重要讲话中提到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蓝本,创作了评剧《母亲》。评剧《母亲》截至目前已演出140场,并且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总结《母亲》的创排过程,我们的感悟有二点:
评剧《母亲》自2014年7月开始筹备至首演历时一年。创作期间,剧院多次安排主创人员赴密云县石城镇实地采风。编剧锦云先生不顾七十八岁的高龄,走山路、访亲属、问老乡、进场馆、查县志、阅资料、忆身世。张曼君导演通过采风,创作出了以新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演绎新方式;音乐创作小组查阅大量抗战史料,汲取了当地民歌素材,谱出了感人至深的音乐和催人泪下的唱段;舞美设计爬上古长城,翻越云蒙山,拍摄了大量照片资料,从中选取了石头、桃树等意象,用极具象征主义艺术手段将其呈现在舞台上。主创团队多次实地采风、深入生活,为本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剧院大胆启用一批“80后”“90后”演员,这些成长在大都市的青年人需要补的功课很多。为此,在二度创作中,文化局和剧院领导多次组织导演、编剧给演员讲解抗战史,使演员“心里有”;在解读剧本中,组织演职员带着任务走进英雄母亲生前的村庄、战斗过的深沟山头,走到百姓中间去,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父老乡亲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动作,用真心、真情去感悟、去理解,使演员“身上有”。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上提炼和加工,最终达到“台上有”。(作者: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吕先富)
立足长效 创新形式
广东省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两年来,组织15000多名文艺工作者,举办主题活动两万多场,为广东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广东省文联在常态化、长效化方面狠下功夫,注重建立有实效、见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工作机构。二是出台五年规划,制定《广东省文艺家在基层采风开展精品创作和文艺惠民五年规划》,明确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开展文艺惠民活动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活动内容、人员安排等,统筹配置各类资源。三是确立分项目标。确立“三个100”具体目标:组织1000名文艺家分赴100个基层采风点开展100场惠民演出;选派100名文艺家担任采风点的名誉村长;挑选100名文艺家与100名青年艺术苗子签订“结对子”培养计划。
我们认识到,要使活动开展充满生机活力,关键在于广接地气,使基层群众真正享受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好处。为此,文艺家协会各出新招,举办各种面向基层、惠及群众的特色活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开展“摄影大篷车下基层”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我们把选择权交给基层群众,以群众“点菜”形式开展文艺服务。比如“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活动,以群众“点单”的形式来普及艺术,迄今举办了1200多场,直接参与群众近80万人次。
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重在抓提升、促创作。广大文艺家带着创作任务深入生活,在群众中培养情感,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共创作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000多件,音乐、曲艺作品100多首,文学作品100多篇,微电影10部。(作者: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 程扬)
“深扎”活动使文学出现新气象
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和部署,吉林省委宣传部、省作协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全省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发生了积极变化,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省作协连续多年设立专项经费,建立重点文学作品创作扶持机制,鼓励作家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对深入生活的作家给予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的创作补助。通过开展“深扎”活动,涌现出来一批有根的作家和有根的作品,创作气象为之一新。我省最早下乡扎根的作家胡冬林,多年来一直坚持在长白山核心区深入生活。他每天记写森林笔记500余字,已累积6大册,成为中国“离野生动植物最近”的作家,奠定了他自然作家和生态作品的根性,走上了汉语生态写作之路。目前,吉林省作协的15位签约作家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活联系点或生活基地。
让文学“活”在基层,在基层扎根,是“深扎”活动的重要实践内容。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动农民作家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了120人左右的全省农民作家联络网;二是连续四个年度征集并出版《吉林省农民作家作品选》,并已列入全省农家书屋政府采购计划;三是连续四年召开全省农民作家创作座谈会;四是开展农民作家重点扶持项目工作,每年扶持5~10项;五是启动首届十大农民作家评选活动。一批基层作者尤其是农民作家涌现出来,著名作家和基层作家增强对话交流,在基层中活跃着的对土地、亲人、粮食的普通情感,成为文学事业的原动力。文学工作以此把重点建立在与人民群众“不隔心”上,文学也因为与人民共享而富有现实意义。(作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 张未民)
“深扎”是艺术创作之本
两年前,我作为陕西的文艺工作者代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至今仍然感到格外亲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中肯的话语和深刻的引领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
1970年,我从音乐学院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一扎就是21年。从最初的音乐创作起,无论作品大小,我都会带着“身入、心入、情入”的信念深入到实际的生活中真听、真看、真感受,虔诚地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把珍贵的原始素材读懂读透,取其精髓和自己的音乐创作相融合。当我的音乐在德国柏林森林音乐会响起时,几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为具有浓郁中华民族色彩的音乐送上了如潮的掌声,我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豪地登上音乐会的舞台,接受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友人对中国文化的敬意。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作之本。我在这条路上依然坚实地走着,而我们的下一代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攀登着。我的儿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文工团青年作曲家赵麟,在我的鼓励下深入祁连山3个多月,丰富多彩的“花儿”、沙漠中的声声驼铃给他注入了全新的乐思,创作出了具有中国音乐语言的大提琴和笙的双协奏曲《渡》。他不止一次对我坦言:“深入生活、洞察生活的创作是血肉相连的、有真情的冲动,坐在家里冥思苦想的创作是无根之木,是被动的音符堆砌。”(作者:中国音协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 赵季平)
生活永远是你的灵感源泉
2016年8月10日,由我主持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夏》来到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与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电视剧《十送红军》的导演毛卫宁等和战士面对面谈创作、聊生活。战士们的呼吸与眼神,说话的口气与节奏,没有眼睛看着眼睛,你是不会有那种油然而生的感动与温暖的。
这只是我深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2016年5月,我和5位编剧来到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与400多位白领一起谈论都市电视剧的困惑。当时一个银行职员直言不讳:“如果你们不深入我们的世界,你们写的作品就不能代表我们的生活。”这句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让我思考如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久前,我去上海治安总队采风,一位老警察跟我说:“你的《大好时光》里警察的衣服是不对的,台词说他快退休了,可为什么警衔还是个新人的佩章?”我一愣,吓出冷汗来。电视剧是团队整体的艺术,一个细小的跟生活逻辑不通的镜头,都会影响一部剧的品相。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了解生活的真相,你的作品就会浮躁肤浅。
这些年,每写一部剧,我花在采访、收集、走访、座谈会上的时间要比实际写作的时间多得多。写《保姆》的时候,我自己就去当钟点工;写《我家的春秋冬夏》时,我采风很多养老院。真诚地表达百姓的酸甜苦辣,坦然地诉说大众的悲欢离合,是需要编剧功底的,也需要一个编剧的毅力和勇气,踏踏实实一字一句地磨出冒着热气的生活的味道。(作者:上海电影集团编剧 王丽萍)
建立健全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是中宣部的部署。一年多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先后6次召开会议,带领河南艺术名家重回“朝阳沟”,学习杨兰春先生50多年前植根生活沃土、创作《朝阳沟》的成功经验。
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省文艺界及省直文艺创作人员“深扎”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人员明确、地点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的“四明确”要求,建立定点深入生活制度。在参与人员上,主要遴选文学、戏剧、影视、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在职作家艺术家。在地点选择上,由作家艺术家结合自身创作需要和基层文化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在时间安排上,设定三个月、半年、一年三个时间段,供艺术家自行选择。在创作任务上,要求作家艺术家制定创作计划,带着项目、创作选题深入生活。
抓“深扎”活动,形式上是人在基层,沉下去、扎下根,内在的是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我们在抓好定点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注重把“深扎”活动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一是与“结对子、种文化”“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相结合。丰富“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的形式,培养基层文化活动骨干和带头人。创编适合学生观赏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剧目。二是与中原特色文化基地建设相结合。组织作家艺术家到我们创建的民间文艺、曲艺等特色文化基地进行“帮”“教”“育”工作。三是与文化扶贫相结合。“深扎”艺术家们全员参与“咱们一起奔小康”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扶贫。四是与精品创作扶持相结合。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年度重点项目向“深扎”人员申报的项目倾斜,给予专门创作资金扶持。下一步,我们将借鉴吸收兄弟省市好的做法经验,切实把我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作者: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耀)
让影视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生活
2014年12月,中宣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我们迅速贯彻落实,要求省直各文化单位及各地市精心组织落实。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同志要求进一步提质扩面,构建覆盖广泛的工作网络,在推进制度化、常态化上用足功夫,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紧扣时代脉搏,抓好题材规划。推出1+x创作系列,即革命历史题材1+x创作系列,浙商现实题材1+x创作系列,传统文化名人1+x创作系列。我们围绕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创作节点,策划推出一批影视创作选题和电影作品,有历史文化名人系列《精忠岳飞》《战神戚继光》《鉴湖女侠》,有革命历史题材系列《解密》《麻雀》《我是红军》《东极大营救》,有浙商现实题材系列《鸡毛飞上天》《温州一家人》,还有表现快递哥的电影《小强快跑》和表现网络新浙商的电影《网络风云》等。
推进采风创作,提升作品质量。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影视创作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一是扎实推进采风创作。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与时代同行”浙江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组织包括影视编剧在内的广大作家艺术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建立完善一批艺术采风基地和实践平台。二是努力提升剧作质量。整合优质资源,精心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专业机构,深入开掘题材内涵,采取集体改稿会、剧本论证会、重点作品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影视创作重大选题、重点项目、重点作品的研讨论证,努力让影视作品有内涵、有品质。(作者:浙江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吴熔)
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人民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记在心中,父老乡亲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起伏,都会让我们牵挂和动情。
柳青说过:“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作家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读《创业史》感受到他深入生活的方式是有效的,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农民与贫穷抗争,在创业中的艰难,农民生活故事和命运的生动性和魅力,对立志抒写农民生活的作家具有长久的启迪。说到路遥的创作,他认为作家的劳动不仅仅是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厚重的交代。他为自己的劳动在人民中间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和生命的高贵。
怎样认知今天的时代,除了思想能力,还离不开“深扎”。比如今天的农村,非常复杂,怎样认知它,怎样概括它?仇视城市吗?廉价讴歌乡土吗?展示贫苦困境吗?整合破碎的记忆吗?每一个单项都是片面的,应该理性看待今天乡土的复杂性。这些流动的、新鲜的、不确定的因素,给我带来创作的激情。
多年来,我在故乡唐山挂职体验生活,创作了“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天高地厚》《麦河》《日头》。最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归来》,我又在北京昌平曹碾庄和燕山深处的长城脚下白羊峪体验生活。这部作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城镇化为大背景,写河北农民的命运和精神诉求,试图塑造新的典型农民形象。我们的作品仅有批判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建设。我看到一个打工回乡的农民,为了跟转基因种子对抗,寻找我们中国的小麦、谷子和大豆等老种子。老种子绝迹了,他跟着亲戚找到太行山涉县,那儿也绝迹了。老姑奶奶死时带了一罐埋进坟墓,农民哭灵三天三夜,从坟墓中挖出老种子,在故乡梯田里建起了小小的种子库。这个事感染了我,我对这个农民进行深入采访。他的对抗很悲壮,他的精神却是珍贵的,穿越生活表象而直抵生活本质。作家就是要赋予作品以温暖人心和激励人心的力量,要有正面塑造灵魂的能力。(作者:河北省作协主席 关仁山)
心灵的洗礼
2014年10月,国家话剧院与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一对一”帮扶计划开始启动,我得知这个项目开始启动的时候非常激动,第一时间跟剧院领导提出愿意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2014年10月9日至15日,国家话剧院应西藏话剧团邀请,派我在“西藏话剧(小戏小品)艺术高级研修班”上为来自西藏各地市艺术团等单位的学员授课。初次进藏,我克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以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西藏话剧团领导与同行的充分认可。
2015年2月2日至8日,我再次赴藏展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活动,前往自治区档案馆调研,接触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在藏族人民聚集地与藏族百姓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藏族地区特有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民风民情。3月31日至4月9日,我第三次进藏,与西藏话剧团领导、自治区文艺界专家及相关创作人员进行深度沟通,了解西藏本地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探讨《共同家园》剧本的修改完善,并确定主创、筹建剧组。5月初,我第四次进藏,与舞美创作团队、摄影团队一起,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作采风,为下一步舞台美术创作积累必要素材。
为了在剧中充分体现西藏特色,彰显西藏文化,我深入生活,扎根藏族同胞中向他们请教藏族文化,感受藏族同胞对人生的思索、对历史的认知、对艺术的理解。我专程前往西藏唐卡画院,与唐卡画师促膝交谈;驱车上百公里,前往拉萨周边享有盛誉的堆龙德庆县民间艺术团,与该团艺术工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到藏族同胞劳动的工地上跟他们一起参加藏族传统劳动“打阿嘎”。
为了《共同家园》的创作和排练,我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先后14次深入到高寒缺氧的西藏腹地,在农牧民家中体验最真切、最实在的藏区生活。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导演,在这次创作中我不仅是在认真、负责地履行剧院交给的帮扶任务,更是怀着对藏族同胞的满腔真情,以及为西藏地区戏剧文化事业贡献一份青春力量的激情。
中华民族是一家。作为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弘扬正能量,以艺术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民族,焕发内心的爱国、爱乡、爱人民的情感是我们的责任。(作者:国家话剧院导演 白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