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现实与理想
丁国强
//www.workercn.cn2015-04-20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刑事司法中的国情民意

《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

左卫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怀卿供图)

  刑事司法交织着各种利益纠葛、价值冲突,刑事立法要用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实现良法之治——

  左卫民《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一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观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考察刑事诉讼制度的变迁,思考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司法改革、法律移植等问题,发出了久违的批判之声。刑事司法交织着各种利益纠葛、价值冲突和意见交错,触摸着法治的最敏感神经。刑事立法如何用中国话语、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实现符合中国国情民意的良法之治,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一些热点个案的处理来看,某些参与刑事诉讼的非正式方式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司法机关的犹豫迟疑

  面对公民个体权利主张的迫切,刑事司法改革无法回避社会关注,当然这种关注后面不仅有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冲动,而且也有企图影响个案的动机,这就使得刑事诉讼制度变迁中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利益博弈和话语权的较量。一些当事人、律师甚至采取上访、网络曝光、媒体发声等方式给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结果。从一些热点个案的处理来看,这些参与刑事诉讼的非正式方式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司法机关的犹豫迟疑。出于对政治和社会效果的考虑,司法机关格外在乎舆情反应,并将之上升为民意来对待。左卫民认为,司法机关的这种响应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司法机构既定“认知框架”和行为模式的改变。《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一书,着力考察影响法治的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发现法治话语的复杂性和日常性,挖掘法治的思想渊源和价值取向。法治不仅仅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的法治,而是广大民众的法治。他们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法治决定了法治的历史和走向。因此,法治是由一个民族的生活所创造的。

  公众和媒体的“意见洪流”对刑事诉讼的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互联网为更多主体以设置公共议题的方式参与刑事诉讼实践提供了资源与管道

  左卫民认为,以往由绝对的单一主体主导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立法、司法、诉讼参加人、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媒体都在中观、微观层面推动着刑事诉讼制度的改进,并最终影响宏观制度的变革。律师对于刑事诉讼的制度形态的影响不可低估,他们的深度参与不仅使诉讼过程富有对抗意味,而且还强化了司法的互动性。司法机关需要对律师的行为予以回应,这一过程既是法律知识的对话过程,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律师不仅要为当事人利益奔走,同时也要竭力维护自身的执业利益。公众和媒体的“意见洪流”对刑事诉讼的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互联网为更多主体以设置公共议题的方式参与刑事诉讼实践提供了资源与管道。热点案件因其后面潜藏着社会矛盾和阶层利益,而成为社会各方面表达不同意见的切入点。媒体不仅可以通过案件报道吸引公众眼球,也满足其影响高层决策、推动制度变革的成就感。但是一些中国的媒体人常常简单借用西方司法制度来批判中国的司法现实,对诸如被羁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等个案过度阐释,将司法机关推到有口难辩的困境。一些并非刑事诉讼法领域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动辄进行制度批判,并不断抛出制度突变的构想,他们所勾勒的理想图景大多缺乏实证分析研究和本土资源支持,因而只能借助司法个案的炒作获得话语权。

  社会心理往往与司法逻辑不合,司法对民意的尊重最终还是要纳入法律信仰、法律权威之下,而不能一味迁就公众情绪,要避免司法争议泛社会化

  不论如何,刑事诉讼制度已无法局限于法律运作,必须从政治、社会等层面来审视,以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刑事诉讼成为公众监督公权力的重要阵地,公众以极其敏感的神经质疑侦查机关采取刑讯逼供等方式滥用权力,对司法公开提出更高甚至有些苛刻的要求。这就使得司法机关不得不从吸纳民意中获取合法性支持。但是,社会心理往往与司法逻辑不合,司法对民意的尊重最终还是要纳入法律信仰、法律权威之下,而不能一味迁就公众情绪,要避免司法争议泛社会化,更不能把不稳定的公共舆论作为个别化的执法标尺。随着法治文化的发展,舆论对司法的评价也趋于理性、宽和。从整体而言,信任法治进步、理解司法程序、认同法律价值的公众意见比那些极端的个人表达更有生命力。司法机关应对网络围观的能力也不断提升。针对个案的具有特定诉求的舆论流、意见流,如果没有充分的法理支持,虽然传播得快,消散得也快,但是,如果不能用法理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就会成为一股销蚀法治精神的潜在力量。一些网络微博大V、网络水军通过大量转发等手段,在特定的话语场内激发情绪和非理性,从而将司法个案操作成舆论热点,实质上已经成为干预司法的一种方式,舆论强势的一方如果达到目的,就势必会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造成威胁。不少网络意见不仅缺乏理解和宽容,而且有意挑战规则、抵抗法律秩序,以至于刑事个案在审理和传播过程中,夹杂了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信息。

  当今社会,网络舆论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刑事诉讼文化。公众对刑事诉讼的认识,已经成为刑事诉讼文化的一部分。一般意义的司法公开已不能适应高强度的舆论关注。建立公开、理性、常态的意见交流平台成为迫切需要。左卫民认为,当前中国的刑事诉讼中存在着立法精英、知识精英与公众之间没有形成有效有序的沟通格局,公众情感、公共舆论没有得到良性激发等问题。公众情感和精英认知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的巨大差异会产生撕裂共识的负面效应。民粹主义容易将刑事诉讼实践引到激进法治的道路上,在非理性的轨道上喊法治口号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因受域外法治影响,刑事立法的某些碎片化移植,造成了刑事诉讼程序改革某种虚假繁荣的现象

  《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一书,对1996年、2012年两次修订《刑事诉讼法》过程中体现出的因受域外法治影响,“移植内容中面向未来的理想成分稍多一些”进行了反思。左卫民指出,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部分移植,存在未经深思熟虑就直接照搬的情况,其借鉴的理想成分略多一些,效果也不好判断。这一判断与那些“里程碑意义”的欢呼声相比是清醒的。碎片化移植造成了刑事诉讼程序改革难达预期。立法吸收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明自己有罪”、“排除合理怀疑”等只言片语,但是却并没有引入与之配套的机制。从苏联模式到英美模式,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始终处在主体性缺失的状态之中,对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缺乏自主性回应。法律移植的生命力无法靠“死磕派”的利益诉求坚持。法律实施是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过程,而并非是某一利益群体的自我陶醉。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虽然确立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但是高羁押率和超期羁押的问题并没有迎刃而解,司法理念、办案方式的转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让法律制度的变革在厚实积累上进行,以免坠入法治形式化的陷阱,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不再尴尬

  刑事诉讼立法公开性的增强使得刑事诉讼法修改成为公共意见表达的平台,体现了国家与公众的互动。社会力量和社会意见的崛起,将刑事诉讼法修改由法律问题变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左卫民指出,这种自下而上的立法模式存在着参与不平衡、理性沟通不够、专业理性欠缺等问题,致使立法过程难免受到工具主义、民粹主义和部门主义的影响,交织着现实与理想、实务与部门、公众与法学家之间利益平衡和妥协,从而离“正义分配”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里面既有立法技术不成熟的因素,也有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的因素。要防止应然与实然的脱节,就必须实现从价值取向到技术理性的全面完善,让法律制度的变革在厚实积累上进行,以免坠入法治形式化的陷阱,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不再尴尬。(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