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合作>>正文
袁清:“人文化+”和“互联网+”相得益彰
//www.workercn.cn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人文化+”和“互联网+ ”:企业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笔者提出“当下社会有两个重要的价值思维”,即“互联网思维”和“人文化思维”。对于企业来讲“互联网思维”毫无疑问是用“互联网+”的形态,“+”出顾客价值,“+”出新的商业模式,“+”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

    企业的“人文化思维”是用“思想”、“精神”、“道德”、“仁爱”等人文“学”后,对他人的关怀、有同理心,愿意利他的价值理念。而由“人文化思维”衍生出的“人文化+”,则是“+”出战略,“+”出品牌,“+”出营销。人是人文化的创造者,反过来被从创造出来的人文化能动地塑造着人文化与人的这种双重关系即为“伟大的因果循环”。

    日前,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涉及创业创新支撑,要素集聚,智慧能源,新兴消费,智能制造等,国家将着力将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经济提质。毋需置疑,互联网融合工业、社会的威力巨大,驱动升级并形成新的经济形态。但不可不警惕这场工业经济和消费经济“盛宴”下可能的物质主义独欢,拒绝让这一浪潮蜕变为一种世俗的成功学。

    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法揭示的基本原理。

    这次国务院关于“‘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的11项重点中,其中一项即为“互联网+”的协同制造。“协同制造”在笔者看来意味深长,中国制造靠“互联网+”,但仅仅有“互联网+”还不够,中国企业欠缺的东西太多,很少有企业懂得制造机制里的原理、机理,所以只是“组装”,很难把产品“集成”起来。

    再有与德国、日本工人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相比,中国很多工人专业性较差,缺乏连续性,很多中小企业的工人今天还在田里收麦子,明天又回到厂里干活了,比较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缺少工业文明的培育。

    诚然,中国几千年习惯是饭桌上的“连接”,一米直径范围,酒与肉相连接,而对于大跨度、超时空的网络“连接”,恐素质、意识、伦理等未必准备好了。骨子里的饭桌、酒肉思维,技术的非人性化,缺乏核心技术,山寨抄袭,这样的“连接”并不能产生创造力。

    从基础经济的角度看,并不是纯的互联网技术本身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德国提出工业4.O,看“德国制造”有口皆碑,其效率和水准独领风骚,其背后是德国人对品质的人文追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当然也有流程化、可测量、自动化、工具化的系统认知。

    综上,“协同”需要的还有技术升级,品牌升级以及更重要的价值观升级。互联网的非道德行为已在蔓延,市场有市场的逻辑,当下用道德来要求企业不是高蹈,市场不排斥道德,形成企业价值观的闭环,“人文化+”正当其时。

1 2 3 4 5 共5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