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旅游频道县市旅游-正文
浙江天台筹划全域旅游新图景 全民共创新“一号工程”
//www.workercn.cn2016-04-15来源: 中新网
分享到: 更多

  中新网杭州4月13日电(见习记者 吴雨辰)刚刚过去的周末,浙江天台县金满坑村党支部书记蔡文照很忙。这个交通不便的村子,迎来了台州路桥区的亲子团队和一大批上海游客。游客们在乡村的云淡风轻中体验着一丝闲趣,村民则忙活着准备着餐饮并拿出各色土产,期待卖个好价钱。

  金满坑村只是天台县大力发展旅游的一个片段。在浙江省将旅游产业作为七大万亿工程的大背景下,今年年初,天台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给天台的旅游产业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要形成全域大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作为天台新的‘一号工程’。”面对旅游发展的良机,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提出,天台要基本形成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大格局,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旅游业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超过20%,旅游收入占农民增收的比重超过25%,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节庆为媒 绿水青山引客来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如何把天台的山山水水让周边甚至全国的游客知晓,是天台旅游腾飞的启动引擎。在摸索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节举办热闹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了天台各个乡镇、街道的成功经验。

  天台后岸村原本只是个普通小山村,2009年以来,依托原生态的山林净土及文化积淀,后岸开始摸索农家乐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模式。不过几年时间,原本僻静的后岸已经发展成为集漂流、登山、垂钓、观光、采摘、餐饮、住宿及商务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村,村里上千个民宿床位常常供不应求,去年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

  在后岸发展的过程中,自2011年伊始,陆续举办的桃花节、杨梅节、荷花节功不可没。今年3月,第五届桃花节又在和煦的春风中飘然而至,漫山桃花红遍,遍地芳草萋萋,在桃花节的映衬下,后岸村游人如织,农家乐户户爆满。

  “近年来,村里利用500亩桃园、3000亩杨梅园、近百亩桂花地、300亩黄花梨及荷花地,举办了各类观赏节庆,让游客领略到美丽乡村不一般的特色风光。”每年这个时候,后岸村党支部书记陈文云总是忙的不可开交,但心里却是乐呵呵的。

  他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村子还谋划了为期10天的首届天台山年货节,众多天台各地的特色年货、土特产设摊销售,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口福,还能现场体验后岸寒山文化、农耕文化,感受农家过大节的快乐。

  “去年底,村里农家乐发展到68户,床位1600张,全年游客达到80多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60万元。”陈文云自豪地说。

  不仅仅是后岸,平桥镇万亩鲜花的花海节、赤城街道鲜艳的牡丹节都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气候,通过节庆也把周边的人气逐渐聚拢到各个村镇。天台的节庆活动已经覆盖全年,不同时节都在为旅游产业拉动人气。

  “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拉动本地旅游的知名度,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节庆时不仅有天台的游人,周边的游客也非常多,旅行社还专门推出了节庆游线。”天台县旅发委常务副主任高佐明认为,天台乡村旅游的节庆丰富了旅游产品结构,扩宽了客源,为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提供给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化为魂 深耕特色差异化乡村

  琳琅满目的节庆活动像是为偏安一隅的天台引入了涓涓活水,不断吸引着新的游客争相来到。但要想把这泉活水留住,使其循环往之,把全域景区的每个景点办出特色化、差异化是全域旅游发展必经之路。

  “乡村游是全域旅游中占比很重的一个部分,现在是乡村旅游的战国时代,竞争激烈,如果没有特色肯定会被淘汰。”天台县旅发委副主任张朝红点出了天台旅游发展的要害,她告诉记者,天台乡村游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就要融合当地文化,融合乡土民情,让游客每到一村都能品味符合当地内涵的文化。

  在张朝红的眼中,天台的金满坑村正是将特色文化发挥到极致的标杆。

  金满坑村原来是天台县众人皆知的贫困村,因交通偏远,全村201户人家曾有60户属于低收入农户,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仅3000元。

  但这个穷村却有着独特的文化典故。相传,唐代诗人寒山子隐居天台山70余年,常常在寒山湖畔的寒山石径上嬉戏,兴致来了,就随手在树上、石头上、岩壁上、墙上涂鸦,留下了好几百首诗。这寒山石径恰好就在金满坑村穿村而过。

  凭着历史典故的依托,金满坑村决定将涂鸦的历史搬至现在,他们把村里的墙面、房屋都作为涂鸦的天然画布,邀请各地的艺术家前来作画。各种红红绿绿的涂料很快就就将村舍、溪岸、石阶等涂得五彩缤纷,各种风景、花鸟、卡通人物都出现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原本朴素的金满坑村一下子就“鲜艳”了起来。

  色彩斑斓的村庄很快在微博、微信上惊艳了一大批人,慢慢的,前来观赏和互动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不少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乡创业。

  “到节假日人多的时候,我这一顿午饭就能接待30多桌。”村里和美人家农家乐的老板朱健锋原来在县城上班,看到村里发展旅游,和妻子一同回家开了农家乐,生意好得不得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一个周末的收入就抵得上上班一个月的工资。

  不光是金满坑村,天台目前已经用不同主题线路把各地的差异化景区区分开来。

  “在天台,每个乡村都有各自的特色,虽有类似却不雷同。”天台县县委常委、旅发委主任余昌杰介绍,天台计划将全县248个分散的、无联系的村落,打造成为天台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范。目前共推出了“寻佛问道”、“始丰溯源”和“寒山神隐”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分别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蕴追本溯源,把这三条精品线涉及的村庄片区打造成为全县“全域景观化”、“村庄景观化”融合的先行先试片区。

  还富于民 深度游开启大旅游时代

  山水神秀的天台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同时,各个片区的设施也在不断改进升级。文旅、农旅、工旅、商旅、体旅五大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在快速推进。在天台执政者的眼中,如何将旅游的红利分发给广大百姓,是天台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的目标中,旅游业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要超过20%,旅游收入占农民增收的比重超过25%。

  可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在长期调研过程中,天台县农办主任王维形就发现,现在虽然乡村游人气高,但许多游客在乡村往往只是停留几个小时,把乡村仅仅当作旅途中的一个景点,最多吃顿午餐,虽然带来了人气,却没能带来更多的增收效益。

  “以前各个村子、农家乐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没有形成气候,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市场很大,我们却分不到蛋糕。”王维形表示,去年开始,天台就着手调整农家乐营销思路。

  建立天台县农家乐营销服务中心和一张电子商务营销网络,还在上海设立办事处,通过营销和策划,把更多的游客主动引到天台,也让百姓享受到游客带来的实惠。

  4月初,天台营销服务中心和上海旅游网合作引入的第一批游客已经来到了天台,在王维形看来,上海游客的首游是天台“大旅游”时代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了解,此次和上海旅游网的合作每年将为天台带来2万人次以上的游客。

  上海旅游网总经理赵丰宇直言,天台宝贵的乡村旅游资源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原因。

  “因为上海缺乏乡村旅游的资源,我们推介的乡村旅游的线路都是比较深度的,鼓励游客多体验乡村的文化,和百姓多交流,让上海游客感受乡村。”赵丰宇透露,此类乡村游的旅游团费并不高,但团队鼓励游客在当地的乡村进行消费,将旅游更多的收入实现还富于民。

  天台县旅发委还介绍,天台正在探索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谋划旅游集团公司上市,将更大的红利惠及天台百姓。

  “天台有着老天爷赐予的优质自然禀赋、老祖宗留下的优秀历史遗存、老百姓呵护的优良旅游环境,完全有能力有基础发展全域旅游。”天台县长、县旅发委书记杨胜杰对未来的旅游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天台全域旅游的建设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顺应大众旅游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天台全民的努力下,全域旅游的画布上正在逐一点缀着新的斑斓。(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