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护队工作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截至2月9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多个地市出现确诊病例零增长,确诊人数未破60,死亡人数为零。
看到消息,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省荆门市,一支由141人(139名医护人员,两名领队)组成的内蒙古首批国家援鄂医疗救援队的队员们在内心深处稍稍松了一口气,由于牵挂而产生的焦虑缓解了很多。但是他们来不及多想,因为眼前的状况,不允许他们分心。
不畏艰险,“零距离接触”
1月28日,大年初四,这支由内蒙古四个地市13家医院的医护人员组建的医疗救援队抵达湖北荆门,成为全国首支驰援荆门市的国家医疗救护队。
放下行装,拿起装备,他们第一时间融入荆门市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与当地的医疗工作者肩并肩打响了这场战役。
这支来自草原的救护队成员,分别来自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赤峰4个城市,主要由各医院呼吸、急诊、血液内科、重症感染等科室的主力医护人员组成。抵荆后,他们被分成5个小组,奔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与当地医疗工作者一起投入到疫病防治工作中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的20名医护人员被分配到位于中心城区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这20名医护人员都是各自所在医院的医护主力。首批抵达,必上火线,他们全部被分配在感染病区,每天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参与重症疑难病例讨论、给出治疗方案、协助制定出院标准,进行体温血压测量、输液、血滤、上呼吸机、护送医疗物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口罩,一个班次下来,衣服湿透,浑身瘫软。
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张卿被分配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援助工作,56岁的她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教授,也是援助队员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张卿和荆门有过多次接触:“我对荆门有很深的感情。”
得知医院要派出专家援助荆门,她豪未犹豫、主动申请,临行前才将此事电话通知家人,却得到了丈夫的反对。“主要担心我年纪大了,抵制不住病毒的侵袭,同时家里的情况也很特殊。”张卿告诉记者,老母亲已经80多岁,而姐姐因脑梗偏瘫在床,亲人们也需要她的照顾和陪伴,为了不让老人担心,家人至今没有告诉老人实情。
因为疫情的阻隔,张卿一家今年与远在北京的儿媳未能团聚,大年初一,同样学医的儿媳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拜年的同时叮嘱婆婆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防止感染。“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虽然风险特别大,但有组织的信任、家人的关心,工作虽然累,但我觉得精神上特别满足,相信疫情一定会被击退,我们一定能平安返回!”张卿说。
病房内外,共克时艰
马云飞和杨洁是赤峰市医院血液科的护士,两姐妹同是1989年出生,他们和同行的另外27名医护人员一同被分配到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援助。
在该院感染区病房,两人除了承担患者的护理工作,还要为医院医护人员培训防控知识,传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指导如何更好地消毒杀菌、垃圾管控,并协助进行患者心理疏导。为节约防护物资,他们主动延长每次的工作时间,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感染区,一去就是6个多小时,有时候甚至时间更长。为了减少感染几率,他们毅然剪掉了秀丽长发。
他们说,其实从小到大都没有剪过短头发,只因露出来的长发容易从防护服帽子缝隙里钻出来,很容易成为病毒的载体。长发没了,心里多有不舍,但他们更想无所牵挂地投身战“疫”。
身在战“疫”一线,有的援荆医疗队员在执行医疗救护任务的同时,还帮助荆门筹集医疗物资。赤峰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飞的弟弟是陕西一家家居用品清洁研发和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得知哥哥所援助的荆门出现医疗设备短缺,他跑前忙后,最终为荆门市募集到一批防疫物资和资金。
眼下,这支草原医疗救护队的使命尚未完成,却已经得到了荆门市同行、患者的一致点赞,大家由衷的向他们送出了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内蒙古的朋友!草原与荆门隔山隔水不隔爱!”(记者 张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