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2014地方两会-正文
甘肃积极扩大向西开放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力求“三通”
//www.workercn.cn2014-01-1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务实求效,努力扩大向西开放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甘肃力求“三通”

    中工网讯(记者康劲   特约通讯员徐宏玺)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书记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具体到省级层面,主要涉及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三个方面的任务。”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晓文在甘肃省十二届二次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

    1月15日晚间,甘肃省第十二届二次人代会就甘肃如何扩大向西开放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西部开发办主任孙晓文,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与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樊向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副会长吴丽霞共同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去年9月,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积极行动,9月16日,王三运书记在省委全委扩大会上指出,要按照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结合、经济贸易文化结合的原则,把甘肃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刘伟平省长亲自指导开展这项工作,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帮助我省进行研究,着重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重点、提出政策措施。成立了专题组及专家组,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家,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研究。在积极做好各项推进工作的同时,上报了将“兰洽会”更名为“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的请示,正在积极筹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州长论坛,设立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工作正在抓紧申请办理,甘肃省向中亚西亚出口高原夏菜、中药材、苹果等农副土特产品鲜活农产品的规模逐步扩大,教育培训、中医药合作等也都正在积极开展。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兴,因商贸互市而盛,穿越我省1600公里,商贾云集,互市互惠,为中西方的合作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我国的丝绸、养蚕、漆器、铁器、冶铁术等工艺品、农产品及技术开始向西传播,而我们现在生活中的葡萄、苜蓿、石榴、胡桃(核桃)、胡麻(芝麻)等农产品及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也是从西域传到我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甘肃省张掖山丹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行 “万国博览会”。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经济贸易博览会。

    近年来,甘肃省与中西亚国家的经贸合作逐步扩大。2013年与中西亚贸易往来就达15.06亿美元,从中亚进口的铜矿砂、铁矿砂、锌矿砂等资源型产品,为甘肃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石油钻机及零件、苹果汁、马铃薯、干酪素等商品的出口,既满足了中西亚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甘肃产品的国际市场知名度。在经济合作方面,甘肃省亚兰药业公司、兰州海默科技公司等一批企业已在中西亚实际投资1138.1万美元|从事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商贸服务业、专业设备制造等领域;中甘国际、中油二建、省地矿公司等一批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脱颖而出,积极参与中西亚国家的采矿、道路、石油及天然气管道等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承包合同总额6.5亿美元。2010年以来,省内外共向中亚国家外派劳务4300多人(次),其中省内企业外派2800人(次),省外企业派出甘肃籍劳务1500人左右;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为中西亚国家培训太阳能应用专业技术人才76名。这些都为向西开放,扩大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介绍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