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7日,云南鲁甸龙头山镇,村民从废墟前经过,搜寻可用物品。中新社发 张浪 摄
8月7日,十四集团军防化团官兵在龙头山镇安置点进行洗消作业。近期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天气炎热,为防止疫情发生,防化团官兵每天多次对灾区重点地区进行洗消作业。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
中新网鲁甸8月7日电 题:灾区见闻:为每一个互帮互助的画面感动
记者杨光振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牵动了全中国人的心,军警、职业救援队、志愿者组织以及媒体纷纷开进灾区,尽己所能抢险救灾;更有无数民众义务献血、捐款、免费搭车、免费提供食宿,为救灾尽力。
8月4日,记者随贵州省军区44医院野战医疗队赴鲁甸抗震救灾,一路上,高速交警全程开道,从轿车换成越野车,一直把救援队伍送出贵州境内,途中军车加油时,加油站免费加油,免费提供方便面。“我们不能到前线,但能为去前线救援的队伍提供一点便利和帮助,也算是能够尽点力了。”加油站负责人说。
进入鲁甸县城,迎面而来的人都是面带友善,寻人问路都能得到热情回答。同时,还有随处可见的“抗震救灾服务点”,矿泉水、方便面、面包以及当地盛产的土豆,一律免费取食。地税、国税、财政等政府机构办公大厅24小时免费提供热水、充电以及休息场所。
7日,在鲁甸县城客运站门口,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蔡锐与几个刚参加高考的少年一起,设立了一个志愿者咨询服务台。旁边还停放着三辆张贴有“免费”字样的面包车,七、八辆摩托车。在服务台登记后的各地志愿者,会有面包车或摩托车免费送达急需人手的各个救助点。
蔡锐说,他在得知发生地震后的第二天,一早就进入到龙头山镇帮忙搭帐篷、搬东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志愿者越来越多,大多是没有组织的进入灾区,容易造成混乱。于是他6日撤回县城,在共青团县委的组织下,创建了“8.03青年志愿服务群”,接受热心志愿者报名,并在这里设点接待各地前来的志愿者,进行统一调配。
在他的介绍下,记者得知,不仅停着的这几个辆面包车和摩托车可以免费搭乘,县城内的所有出租车均是免费载运,即使是行驶在路上的摩托车,只要你有需要,他们都会及时给予帮助。
在去龙头山镇的路上,记者刚步行不足50米路程,村民陈克文开着摩托车一下子停到面前,“你好,你这是要去龙头山镇做报道的吧,我带你进去。”
搭上陈克文的摩托车,对话中记者了解到,家住鲁甸县文屏镇的陈克文也有几位亲人在地震中受伤,3日在县医院守护亲人一个晚上以后,4日一早,他就开着摩托车往龙头山镇赶。陈克文说:“就是想去尽点自己的力,能救得一个算一个。”在废墟中,他与村民们救出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
后来看到电视上呼吁,没有专业救援能力的人员暂时不要进入灾区,要把黄金救援时间留给专业的救援队伍。于是他撤出了灾区,但是心里还是一直牵挂着。“今天已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我又进去看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说。
来到龙头山镇,看到武警官兵在为灾民提供热食,通讯部门提供专线寻亲电话和免费电话卡,电网公司提供生命探测仪、对讲机等专业救援设备充电;沿路的小商店都在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提示桌上的方便面和矿泉水可随便取用。还有一户村民正用胶管接着自家的水龙头,不停地给路面撒水,减少路面上的尘土飞扬。
在灾区里,不仅有8位亲人遇难仍坚持抗震的村支书让人震憾;有帐篷里灾民执着地把饮料塞进记者手里时的感动;更有许许多多各行业人士无私付出、默默帮忙的画面让人难忘。这里是灾难现场,人们互帮互助的场景又如同理想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