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地震发生当天傍晚,通往震中的主要道路就已打通
鲁甸地震救援展现中国速度与力量
救灾装备“鸟枪换炮” “千里眼”“顺风耳”上场
中工网讯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从这次救援来看,中国政府在不断改进地震救援机制,在救灾方面做得越来越好。”海外媒体注意到云南鲁甸地震应急救援的新变化,并作出了积极评价。抗震救灾已整六天,对此次救灾处置“更为迅速高效、有更多科技力量支撑”的评论开始出现在海内外的新闻版面上。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回溯整个应急救援历程,救灾应急机制的高效、有序、科学这些特点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地震后2分钟,中国地震台网向多部门发出短信速报。3分钟后,公安消防部队救援力量已携带应急救援装备出发。10分钟后,第14集团军地震应急救援队115名官兵就携带生命探测仪、照明和挖掘等应急救援装备紧急驰援灾区。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公安消防大队全体官兵清障开路、徒步疾行,2个小时后到达震中,成为当地最早开展救援的一支队伍。
随后是交通、卫生、军队……不到1小时,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
连日来,记者在抗震救灾现场亲眼见到:地震发生当天傍晚,通往震中的主要道路就已经打通。部分救灾物资,在地震当晚陆续运抵灾区;云南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等多个省市专业队伍迅速到达灾区。各路人马集中在震中龙头山镇后,并没有出现混乱场面。
此次救援中,鲁甸地震灾区形成一个公路、铁路、空中的立体救援通道,从物资到人力,确保路通、讯通、电通和水通。对此,国际舆论给予了相当肯定,评价中国救灾忙中有序。
在汶川地震之后,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以提高应急服务水平,又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考验中逐步积累经验。现在,鲁甸地震救灾见证了这些成果。
曾参加过多次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天朝认为,经过汶川、玉树等大地震,大型应急医疗救治有了多方面变化,其中包括第一时间到灾区的先遣医疗队伍组织、搭配越来越高效;对伤员的救治机制愈加完善;以及前方医疗队伍和后方医院无缝衔接也越来越“标准化”。
除了高效、有序,记者在现场感受最深的还有高科技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鲁甸抗震救灾装备与以往相比可谓“鸟枪换炮”,为决策指挥提供服务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更好使了,使抗震救灾得到先进技术的支撑。地震后,测绘部门很快用无人机航拍制作了首批高分辨率影像图,房屋损毁、道路受阻、山体塌方、堰塞湖等情况一目了然。利用先进仪器,在震后半小时地震部门就准确判断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为救援力量的精确部署指明了方向,为抢救宝贵生命争取了时间。
记者了解到,在鲁甸地震灾区出现了几个“首次”:地震现场指挥调度平台首次大范围搭建使用,首次将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此外,国家还调集18颗遥感卫星,服务抗震救灾工作。
“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在于调动集体力量与资源,发挥整体效能和作用,这在救灾等非常时期作用尤为明显。”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鲁甸地震救援的确是见证了中国速度与力量。”(执笔:陈俊宇;参与采访:邓崎凡、陈昌云、李丰、黄榆、甘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