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一切为了生命——鲁甸地震七日祭
//www.workercn.cn2014-08-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8月4日 集结

  8月4日,云南省边防总队的官兵们,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好战友——中士卫生员谢樵。当天下午,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的医疗救援队接到村民求救,大林村整个村子被掩埋,60余人下落不明。在队员们向大林村挺进过程中,堰塞湖挡住了去路,他抢先泅渡,结果被石块击中,沉入水中。24岁的年轻生命就此消逝,村民说,“看到他那张灿烂的脸,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地震发生后的次日,大量部队快速反应,向灾区集结。8月4日9时,以北京军区38集团军工兵团为主组建的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携带装备和搜救犬飞往灾区。

  而此时,震区所在的成都军区部队,已经有多支到达震区。

  在地震发生后30分钟,云南省地震局就启动Ⅰ级响应,应急工作队在5分钟就组成完毕,携带仪器赶往灾区,进行震情监视和灾情调查。一个小时之后,国家地震局启动地震灾害应急二级响应。地震当天19时,昭通军分区官兵和陆军第14集团军某旅先遣组开始赶赴震中,此时余震尚在发生中。同日,驻云南省的武警、消防、预备役师、集团军也悉数集结出动。

  与以往相比,这次救援响应速度更快,机制更加健全,装备也更加精良。不过,就在8月4日当天,央广之声记者报道了水源紧张的救灾部队不得不“浑水煮面”的情况,随后引起了微博上的一片争论。此事经过证实后,网友们在为救灾战士们感动的同时,亦希望应急装备能够进一步加强。

  ●8月5日 突围

  8月5日,穿上新足球鞋的巧家县青少年足球队员正在准备下一场比赛,这支大多由农家孩子们组成的球队,是从震区死里逃生来到了这里。

  地震发生时,球队乘坐大巴,走在赴昭通市参加比赛的路上。他们经过的那座山整体滑坡,大巴被飞石掩埋,队员们不得不弃车逃生。为了按时参加比赛,孩子们没有原地等待救援,而是徒步20公里突围出险区,最终在比赛前夜抵达昭通。

  8月4日,首届昭通市“富滇”杯青少年足球比赛揭幕战如期开赛,巧家县队对阵昭阳一中队。赛前,裁判组问孩子们,是否考虑将比赛延期,小队员们都摇头。

  地震时,队员们的行李全部丢失,组委会为他们买来了临时的行头,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第一次穿上了足球鞋。他们中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专业球鞋的样子,“专业的球鞋穿在脚上,至少不会掉吧。”过去,队员们的“土球鞋”,一踢球就会掉。在巧家县时,由于没有训练场,体育老师在操场边的墙上画一个“球门”。世界杯时,孩子们只能靠口耳传播,知道比赛消息。

  没有足球鞋,没有训练场,没看过世界杯转播,甚至最后也没有取得比赛的胜利。但这些农家子弟,还是怀揣着足球梦,从震区一步一步走到了赛场。

  昭通下属的多个县,如彝良、大关、盐津,没有一个像样的足球场。相比之下,巧家的情况算是“好的”。这个足球故事的背后,则是昭通当地贫困的缩影。

  在昭通市下辖的11个县(区)中,有10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此次有人员遇难的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三个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而同样被地震殃及,有人员遇难的曲靖市会泽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灾情最重的鲁甸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300元,近六成的农民,日生活费不足7元。而即便是昭通全市,2013年度预算支出也只有260亿元。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