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①:纳勇和家人招呼大伙盛饭。本报记者 郝迎灿摄
图②:阿里木(左)和买迪江在灰街子安置点给灾民盛炒饭。本报记者 郝迎灿摄
图③:崔本红将电线固定在高处。本报记者 张 文摄
图④:欧武在捡垃圾。本报记者 张 文摄
返乡云南人纳勇
让回族群众吃上清真饭
本报鲁甸8月10日电 (记者郝迎灿)趁着空隙,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纳勇匆匆扒了两口饭,又撂下筷子招呼大伙添菜添饭。“到这边来加菜,白菜、土豆,自己动手啊!”
27岁的纳勇是回族人,在北京工作,地震后第二天他就回到了老家。幸好,家里只有三奶奶受伤骨折,其他人安然无恙。
龙泉社区分布着十几户回族群众。受灾后,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多人,又都是回族群众,吃饭是个问题。纳勇和大伙在他大叔的铺子门前垒起了锅灶,做起了清真饭菜。“4日晚上开的第一次饭,之后每天供应中、晚两顿饭。”纳勇说,“不仅是这十几户人,汉族村民、救援工作人员都可以来这吃。”
虽然不供应早餐,但纳勇他们早上7点就忙碌起来了,“主要是烧柴比较慢。”每天到晚上9点多,吃饭的人才渐渐散去。“每顿饭六七十个人过来吃,多的时候有上百号。”
外面的回族同胞一心记挂着灾区,源源不断地运来食材,纳勇已不担心大伙吃不饱饭了。
新疆阿里木和买迪江
从乌鲁木齐赶来做炒饭
本报鲁甸8月10日电 (记者郝迎灿)震中来了两个新疆小花帽,蓄着大胡子的叫阿里木·哈力克,没胡子的叫买迪江·买尔当。
阿里木的老本行是做烧烤生意,练就一副好嗓门,他挥着勺子喊:“炒饭炒饭,再不来吃快没了!”那架势,就像在街边叫卖羊肉串。买迪江话不多,弯腰埋头,把一个个递过来的纸盒满满地装上炒饭。
阿里木43岁,买迪江2010年才大学毕业,两人年龄差距大,关系却铁得不一般。在电视上看到云南地震,两人一合计连夜赶制了2000个烤馕,从乌鲁木齐直接飞了过来。
长途奔袭,到了鲁甸已是7日早上,算上今天,已在震区呆了四天。这几天他们可没闲着,连续跑了火德红镇的李家村,龙头山镇的光明村、龙泉社区,每到一处,分烤馕、做炒饭都是“必修课”。
满满一大锅炒饭,盛了200多碗,许多灾民没吃过新疆炒饭,赶过来尝个鲜,不到10分钟,铁锅就见了底。两个人忙碌了一天还没吃口饭,阿里木说不饿,“他们吃得高兴自己也高兴。”
电工崔本红
为200多顶帐篷通上电
本报鲁甸8月10日电 (记者张文) 一大早,崔本红和同事来到龙头山镇龙泉中学附近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为这里新搭建的几顶帐篷架设电线。“只要打个电话,我们就赶过来送电。”在云南彝良县做了近10年“职业送电人”,电工崔本红在地震当天就申请到鲁甸支援:“救灾,没电哪行?”
在灾区,崔本红的工作内容看似简单:为帐篷架设电路、检查电线火患。不过,有的帐篷地处偏远,“就算再偏远,我也能把电送到。”从附近电源拉线、再从高处固定、牵线入户,崔本红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山里有的安置点,实在找不到电源,就先发放手摇发电机给他们应应急。”
目前,龙头山镇的安置点已基本实现全部通电。“我给200多顶帐篷架过电”。为几顶帐篷架好电线,已经是中午时分,崔本红又顶着烈日朝另一个安置点走去。“这几天运了好几车帐篷进来,很多地方都要接电线,不加紧不行。”
志愿者欧武
来了灾区就不能闲着
本报鲁甸8月10日电 (记者张文) 记者见到欧武时,他正沿着龙头山镇的主要干道上一路捡拾垃圾。他随身带着一个大塑料口袋,用火钳将见到的每一处垃圾装进塑料袋。
“我们十几个志愿者本来是要骑自行车去甘家寨送物资,之前听说那边路塌方了,只能骑车进去。”说着话,欧武也丝毫没有停歇,他所过之处,干干净净。“结果今早快出发时,听说路通了,我们就没必要进去了,不然反而会妨碍汽车进去。”欧武说。
但欧武不想闲着,他放好自行车,找来火钳和塑料袋,当起了路面的清洁工。“我们来帮忙,可不能坐着傻等。”欧武8月5日就赶到了灾区,他告诉记者,自己跟老板请了15天假。“我跟老板说要请10天假,老板不让,我跟老板解释请假是为了去云南地震灾区帮忙。老板一听,拍桌子说,给你15天假,带薪!”欧武把火钳在地上顿顿,问记者:“带薪救灾,我敢闲吗?”
版式设计:李姿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