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鲁甸反思:民间低空救援难参与 原地待命成宿命(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8-11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8月6日清晨,鲁甸县龙头山镇营盘村银厂坡的山腰上,14岁男孩冯源涛用石头摆出“救SOS命”字样。

鲁甸道路损毁,直升机在转运伤员。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道阻救援。从汶川到彝良,从芦山到鲁甸,历次大的地震,在震后接近一周的时间内,如何抢通陆路交通,以方便救援人员和物资进出,成了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

  震区道路,即使在地震没有到来时,也是艰险崎岖。随后的地震,让路成非路。但最大量的救援力量,仍选择通过这条最脆弱的交通系统,展开行动。如是,“抢通生命线”一次又一次成为震后热词。

  只有陆路才是“生命线”?最迅捷的低空救援力量,为何不能在大灾中担起救援的大任?

  陆路交通扼住救援咽喉

  依靠陆路交通投入救援主力,已成近年来灾害救援常态。陆路交通脆弱难行,亦与国际救援惯例背离。

  8月6日清晨,鲁甸县龙头山镇营盘村银厂坡的山腰上,14岁男孩冯源涛用石头摆出“救SOS命”字样。

  没有救援人员到达,他们在等待直升机。冯源涛摆出字样时,距离8月3日下午4点半发生的鲁甸地震,已过去将近3天。直到6日下午4点半,冯源涛仍没有等到期望中的直升机,只等来了震后第一批进村的外人:都市时报记者。

  记者们是走进去的。从山脚到山顶,记者走了两个小时。

  在此之前,他们走了一段看起来并不太远的路:昭通到鲁甸29公里;鲁甸到营盘村26公里。

  这条总共不到60公里的路,此时通行却无比艰难。

  救援指挥部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8月6日上午10点,在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即将截止时,鲁甸地区路面交通由于堰塞湖、作业面窄、公路滚石大且多,需爆破等原因,抢险施工进度缓慢;昭通市到巧家县总长128公里的昭巧二级公路,虽已投入520人共4160人次抢修,但仍有约4公里还未抢通。

  地震3天后,救援仍被已支离破碎的陆路交通扼住了咽喉。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1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