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目击救灾物资集散分发过程
物资全程登记,纪检人员参与监督
12日,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救灾物资运抵太阳湖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点,附近的群众前来义务帮忙。本报记者 姜 峰摄
随着交通状况逐步改善,大量救灾物资运进灾区,救灾物资的发放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物资是如何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在震区的安置点与物资集散点,记者目睹了救灾物资的发放过程。
8月12日,鲁甸县龙头山镇仍然飘着细雨。中午时分,两辆大货车载着棉被等救灾物资开到了龙头山镇中心小学的操场。消息通过广播发出后,一会儿工夫操场上就排起了两列长长的队伍。
秩序井然,多个小组参与物资分发
“后面的人排队,不排队的领不到!”44岁的村民田庆美,右臂上绑着标有“共产党员”字样的袖标,一边将手中的棉被递给刚刚登记完的村民,一边大声朝后面喊。棉被是相对紧缺物资,灰街子安置点的4500多人,平均两个人才有一床棉被。
“社区的骨干碰了头,商议成立了管理组、搬运组、发放组、工作组等几个小组,把全社区年轻、体力好的人召集起来统一调派物资。”龙泉社区主任邵发平说,“物资来了,搬运组去搬运,发放组负责发放,工作组有20个小伙子,负责临时应急,哪里缺人就去哪里支援。”
村民姜玉发在登记册上仔细填好自己的名字和需要领取的数量,经核实无误后,从田庆美手上接过了5床棉被。“我们两家10口人住一个帐篷,原来褥子和被子总共只有7条,现在又领到5床被子,基本够用了。”
据邵发平介绍,在灰街子安置点,4500多名受灾群众基本得到了安置,但是居住条件还有待改善:“一是帐篷不够,七成的帐篷住着5个人以上;二是被褥不足,之前有的帐篷只领到3到5床被子,这一次发放每顶帐篷可以再领2到5床被子。”
来自另外一个村社的肖兴尧羡慕地看着领取物资的长队。他对记者说:“我们能领到的东西很少。”据肖兴尧介绍,由于他们在地震后没有进入集中安置点,所以陷入了原有村社管不了、新的安置点顾不上的“夹缝”状态,救灾物资仍然比较短缺。
尽管这样的“夹缝安置点”只是个例,但已引起了注意。“我们正在抓紧协调,尽快让所有受灾群众接受到全面救助。”一位当地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