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纪检监察部门每天跟踪监督物资集散
灰街子安置点接收到的棉被,是从震区设置的物资接收发放点送出的。12日下午,记者在鲁甸县太阳湖物资接收发放点,目睹了救灾物资的流转过程。
15时,一辆面包车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20箱面包、矿泉水运抵现场。在鲁甸县志愿者徐永娟的指挥下,附近自发前来义务服务的群众排成两列,将物资分别递进食品区和饮用水区。来自当地中学的3名学生志愿者在一旁进行着物品查验清点,随后带着捐赠方到接收登记点开具了入库单和收据。
“目前全县共有太阳湖、大平、民楼三个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点。”鲁甸县民政局副局长戚祥辉在现场告诉记者,物资接收发放按照上级调拨、本级购买、社会捐赠三类独立建账、独立运行,同时进行流水登记,专人清点验收品种和数量。
“首先,单位或个人将物资送至接收点登记,开具收据后双方签字,物资入库,资金则存入专用账户,款物都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配”,戚祥辉说,物资出库时,由管理人员开列出库清单,发给双方签字,运往物资发放点。“市县两级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到各接收发放点跟踪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接收和发放款物情况,所有材料建档备查并将接受审计。”
截至12日15时,当天已有19车物资从太阳湖运送至灾区各地。“物资收发最紧张的时候,太阳湖接收点只有民政等部门抽调来的15名工作人员,每晚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幸亏有志愿者和附近的群众帮忙。”戚祥辉告诉记者。
“我们不怕批评,大家都希望把事情做好”
前几天,戚祥辉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志愿者李嘉辉吵了一架——
基金会接到一车捐赠物资,希望能够第一时间送到重灾区,不再进入接收点入库;戚祥辉则坚持必须登记入库后再运往灾区。两人争执不下,大吵一场,最终达成一致:物资可以不必搬下车辆入库,但必须清点登记;运往灾区必须有接收点工作人员押车,发放完毕必须由安置点人员签字盖章。
“最基本的程序不能违背,不然无法保证物资发放过程中不出问题。但是灾区情况复杂,必要的变通还是要有。”戚祥辉说。
志愿者徐永娟告诉记者,她过去也曾对救灾物资捐赠有质疑,觉得政府有钱干吗还要老百姓捐。在这次担任志愿者后,她对社会捐赠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救灾、重建,政府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社会捐赠是对救灾的重要补充。”
“整个救灾物资发放,努力实现灾区整体平衡,杜绝优亲厚友的现象”,鲁甸县副县长晏正权向记者表示,由于道路中断等影响,有少部分灾区群众只领到前期救援人员空投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随着交通的逐步恢复,灾区群众生活所需的帐篷、大米、粮油等重要物资正抓紧调运到位。
在采访最后,戚祥辉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请直接告诉我们。我们不怕批评,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把事情做好。”
(郝迎灿 姜 峰 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