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中国民间与官方力量合力展开震区救援
//www.workercn.cn2014-08-14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鲁甸地甸)中国民间与官方力量合力展开救援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14日电(记者刘彤 石昊)8月3日那天,北京人刘宝宗刚坐飞机到成都就得知云南鲁甸地震的消息,作为一名公益人士,他单枪匹马火速赶往鲁甸县。

  到达鲁甸后,刘宝宗第一时间找到当地团委,希望与政府合作为即将赶来的临时志愿者做安全培训,同时表示要成立一个民间救灾协作大本营,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

  现在,这个设在鲁甸县城特殊教育学校的大本营“驻扎”了包括壹基金在内的30多家民间救援力量,他们在这里互相协调信息,组织物资调配和发放,以及学习各种安全防护知识。

  可以说,这种民间组织与官方互相沟通协作的方式,成为鲁甸地震当中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

  “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好志愿者,因为如果志愿者吃不好住不好,不知道灾情信息,不了解资源疏导,甚至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救援作用呢?”刘宝宗说。

  刘宝宗是一名退伍军人,以前特别热衷于亲身参与救灾,但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进入北川参与志愿服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哪里需要人力和物资。

  而现在,志愿者们不仅有了后勤保障,还有了发挥中枢神经作用的“眼睛”和“耳朵”,信息不断从前方汇总再由后方发散出去,各种物资不断进入前方,志愿者也实现了轮休和替换。

  在大本营,记者看到为志愿者专门配备的“救援背包”,安全帽、雨衣、胶带、牙具刀具、防潮火柴、手电筒、反光衣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纸内裤和火石。刘宝宗说,背包内物品的选取听取了志愿者的建议,非常实用。

  在震中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提供儿童陪伴志愿服务的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覃俊和她的团队正是这种新志愿协作模式的受益者。

  他们提供志愿者服务的帐篷配备了纸笔和办公用具等物品,还能实现住宿和洗浴,满足了志愿者“拎包入住”的需求。这个白色帐篷是由刘宝宗团队负责搭建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40多名灾区儿童正在帐篷内接受志愿者举办的气球手工课程培训。覃俊的团队除了参与儿童社区陪伴外,还负责志愿者纯净水处理,而民间组织里还有像蓝天救援、善医行这样的专业组织。

  刘宝宗说,经过几次大灾,民间组织专业性不断增强。正因为如此,政府部门愿意增强与志愿者的互动,互相了解对方价值所在,也增进相互了解。

  而当地政府第一时间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救援的做法也获得了多个组织的肯定。善医行医疗队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在灾区为了让专业的医疗队进入灾区,“一张小小的通行证得到了上至厅长,局长,下至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实为难得。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怀抱一腔热血来参与不是坏事,关键是我们这样的平台和政府如何去支持他们,引导他们成为更专业的志愿者,让他们更理性地去参与。”刘宝宗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