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伊朗电影,是一种心灵与视觉上的享受。影片中风景如画的伊朗某地,当地人民的生活写照,故事在此情此景真实发生。在这样的影片里,你会思索出某个道理,又或者你会喜欢上某段诗句,进而爱上伊朗电影,爱上这个谜一样的国家。
随着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不同风格影片争相跳出自己的国家,跃入每个人的视野,伊朗电影便是其中之一。随着阿斯哈·法哈蒂、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贾法尔·帕纳西、穆森·马克马巴夫和巴赫曼·戈巴迪等伊朗大师导演的作品不断为世界电影行业造成冲击,这朵自社会生活和复杂人性中发掘艺术美学的亚洲电影之花开始绽放属于自己的魅力。
2018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电影大师讲堂力邀有“伊朗斯皮尔伯格”美誉的电影大师Majid Majidi(马基德·马基迪)为青年电影人带来以“触碰人性,伊朗电影的魅力”为主题的课程。作为伊朗的大师级导演,Majid Majidi(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即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8年凭借《天堂的孩子》成为首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1999年《天堂的颜色》继续《天堂的孩子》的辉煌,蝉联蒙特里尔电影节上最佳电影奖。本次大师讲堂,马基德导演以自己提名奥斯卡的影片《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为例,融合自己在电影领域积累近十年的经验,从一部影片的完整拍摄过程到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导演,他倾其所有力求和青年电影人进行一次深入有意义的探讨。
惊艳世界的《小鞋子》 窥见一部作品的构成
199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让全世界认识了伊朗电影的细腻和人文魅力,马基德导演从《小鞋子》前期构思到拍摄制作,为到场的青年电影人解构了一部优秀的电影是如何诞生的。每位电影创作者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马基德导演从剧本创作、演员选择、主创团队合作等方面为青年电影人揭晓一部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部电影的诞生,马基德导演讲究从真实生活取材,围绕符合构想的现实里的人物(如《小鞋子》中的Ali)深入研究调查他所处周围生态环境,反复观察而并不急于进行剧本创作。之后利用3、4个月的时间思考如何更好的突出故事,并以与人交往为例,剧本创作就好像和朋友交往,是一个“日久见人心”的过程。并且,马基德导演建议剧本创作不要单独完成,或者寻找思想相近的人一起进行创作,或者寻找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同完成,因为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拥有好的剧本就像拥有一座宝藏,拍摄电影,好的剧本就是最好的资本。”
马基德导演认为,好的编剧一定也是好的作家。他将用开始、中间、结尾三段进行剧本创作。一部电影是否可以扣人心弦、牵引观众思维,前十分钟的处理非常重要;中间部分的创作则关乎影片能否循序渐进走入高潮,在把握平衡度后让情节上一个台阶,例如《小鞋子》中反常人思维,为了获得一双鞋去追逐第三名而不是成为大家都期待的第一;结局的创作则决定了一部影片能否称之为
“优秀”。为了《小鞋子》的结局,导演重新回到最初的素材中,反复寻找创作这部影片的真正立意,最终以“鱼亲吻Ali疲惫的脚”作为结局,传达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和被这种责任感打动的万物。
有了好的剧本,演员的选择与合作也至关重要。马基德导演及团队为了寻找《小鞋子》中的兄妹,分成三组寻遍德黑兰的小学,最终找到了Ali和他的妹妹。过程也充满了妙趣,包括出演Ali的小男孩和导演顽皮的周旋和充满善意的谎言、出演妹妹的小姑娘需要母亲全程陪伴才肯出演,但影片完成后,两位非专业小演员带来的惊喜为影片增色不少。对于电影拍摄最难以把控的“儿童演员”,导演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镜头并非只在正式拍摄时才启动,而是时刻准备捕捉小演员的喜怒哀乐状态,“甚至会为了捕捉影片中适合的情绪而制造一些激发演员情绪的小事故,并及时捕捉当下演员的真情实感”。
马基德导演认为演员在面对镜头时都无法摒弃紧张感,于是他在正式拍摄前期准备练习时间,对于影片中需要的情绪片段,他不止在正式拍摄中,也会在拍摄练习里进行捕捉,最终寻找演员更加真实自然的状态。他认为:“演员也是一部电影最大的资本,如果跟演员相处关系不好的话,会影响他在角色里面的情绪,所以导演要融洽和演员的关系,让演员最大程度的将该表达的情绪充分表达。”
当然,电影的拍摄不止剧本、演员,整个主创团队的合作也不容忽视。站在创作者角度的导演和站在把控者角度的制片人、详细到分工的摄影、灯光、摄像,马基德导演认为团队的合作也至关重要,甚至俏皮的调侃和剪辑师相处就像“一场战争”,但为了呈现一部好的作品,听取多方意见至关重要。
完成一部电影不易,成就一部好的影片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用心,来自大师的经验让在座的青年电影人受益匪浅。
与大师零距离交流 用执着和热情造就电影魂
有拍摄技巧解读,也少不了直击精神和灵魂的探讨,马基德·马基迪导演为在场的青年电影人分享拍摄经验之余,也道出了对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导演、电影的艺术性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电影拍摄从胶片演进到数码有利有弊,胶片拍摄虽然有限制但是也有其魅力所在,可以让创作者(导演)更加专注和利用人本身的思维和创意;而数码拍摄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之余却使得创作者无法充分发散想象力和思维。现代电影,或许更依赖现代技术,创作者被无形控制而失去了属于人本身的思维灵动,所以创作者应该驾驭和正确利用现代技术,使其为电影艺术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于“导演”,以及他制作影片目的,马基德导演觉得,作为一个导演,想的东西、看的东西都要比别人更多,必须关注其他人不关注的东西,关注社会,更广泛的涉及信息,尤其是贫穷的这些人。做一个真正的导演,是责任和担当,担当的对象是人类、人民、民族、国家和社会。而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人,之后才能向人类传达什么叫人的信息。而真正的导演,在塑造社会和别人的同时,先塑造自己,塑造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人性的人。
提及当下,他坦言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事不关己,而这种做法最终损害的是我们自己。同样是人类,为什么不关注弱势群体?事不关己就谈不上人性,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一个导演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心胸要宽阔,对所有的人都要有关注、关爱、关怀的态度。
另外,他建议青年电影人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扩大知识面,即便是科班出身的电影创作者,也应该在学习理论之余,更多的到生活中去,从现实出发进行电影创作。
面对电影大师孜孜不倦的分享,现场的青年电影人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以“男性导演如何呈现一部如此细腻的影片,《手足情深》等影片的拍摄灵感来源,儿童演员的合作选择,伊朗的电影政策”等方面向导演发问,而马基德导演也一一给出细心解答。
电影梦想之路何其长,能与大师执手前行哪怕短途,也能为涂写梦想画卷添加至关重要的一笔。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愿成更多大师和青年电影人之好,为电影行业未来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