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疲劳的商业喜剧
2018年的商业喜剧依然层出不穷,但质量本身有待商榷。重复搬运网络热梗、剧情套路化、演技太过浮夸都是国产喜剧片正在面临的困窘。
《唐人街探案2》没能延续上一部的成功,它从上一部的“喜剧外皮的推理片”演变成了“披着推理外衣的喜剧片”。上一部扎实的推理故事、片尾精彩的反转在这一部中不复存在,整个电影推理部分的逻辑非常薄弱。此外,《唐人街探案2》的搞笑桥段也并不“高级”,而是停留在开粗俗玩笑、反串和笨拙的动作戏等审丑元素上。
《捉妖记2》同样也没能实现对前作的超越。前作中的小妖怪“胡巴”意外地戳中了许多人的萌点,第二部遂把重点全部放在卖萌的胡巴上,却忽略了“捉妖”这一主线。前作留下的线索和悬念尽数悬置,缺乏剧情上的亮点。
开心麻花的作品似乎已经垄断了近年的国产喜剧市场,从《夏洛特烦恼》到《羞羞的铁拳》都交出了不俗的答卷。然而2018年的《西虹市首富》却有些平庸。从喜剧技术上,《西虹市首富》的台词和各种包袱都维持了开心麻花的一贯水准,但全片的推进都依靠“必须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这一异想天开的设定,对贫富反差的讽刺未免流于表面。开心麻花系列从电影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到今天,遇到了创作瓶颈。
小沈阳自导自演的《猛虫过江》则更加不尽人意。该片讲述一群东北男人在台湾的故事,其笑点很大程度上是被“地域刻板印象”所驱动的,然而小沈阳的处理并不精妙——这些刻板印象以一种令人不适的方式放大,片中的包袱和梗,与人物和剧情呈现脱节状态,也让整部电影变得苍白无力。
处境尴尬的“文艺片”
2018年初上映的《无问西东》,本是2011年时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宣传片,却由于种种原因七年后才和观众见面,上映后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这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如今华语文艺片的尴尬境地:总是难免遇到“生不逢时”和“不合时宜”的状况。
《无问西东》采取的是多线叙事的结构:第一个故事的主角吴岭澜成为了第二个故事主角沈光耀的老师,沈光耀开着战机为难民投下的食物,救活了第三个故事的主角陈鹏,陈鹏救赎了李想和王敏佳。李想则救了第四个故事里张果果的父母。张果果则救下四胞胎姐妹……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和清华有着联系。作为一部宣传片,这样的用心大致是为了传达大学的历史和传承,但剧情并没有让这环环相扣的四个故事显得合理,反而让它们传达的感动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但片中的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动人,借用了不少西南联大时期的真实事件,如教授因为雨点打铁皮屋顶的声音过大,而宣布“停课听雨”等,在整部电影略显空洞的宏大叙事中,显得格外真诚可贵。
2018年华语文艺片风头最劲的一部,除了12月31日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大概就属岩井俊二编剧导演、陈可辛监制、周迅主演的《你好,之华》了。有人评论,这部电影是中老年版的《情书》。的确,岩井俊二也将《情书》中讲究的细节、温和的节奏及精巧的结构带进了《你好,之华》。和岩井俊二的前作《花与爱丽丝》类似,这部电影讲述的也是两个女孩的故事。不同的观众会在这部电影里找到“戳中自己”的点,比如自己的少女时代、暗恋对象,或者曾经的失落和怀念。然而,这部电影的内核依然是日式情怀。就连取景地大连,也被拍出了“日本味”,更不用提岩井俊二偏爱的日式学校制服、“小清新标配”大逆光以及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被大面积使用的全景抒情段落。《你好,之华》在口碑和票房上,都远未达到期待中的效果。观众热爱日式小清新,但却未必会为一部披着中国故事外衣的日本故事买账。
由新人导演落落执导的《悲伤逆流成河》虽然并未在票房和口碑上激起太大的水花,但郭敬明的小说原著依然带来了一波“怀旧粉”贡献票房。比起小说中略显矫情和幼稚的“残酷青春”,电影改编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叙事重点放在了“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上。影片把原著中出于嫉妒而欺负女主角的“大姐头”改写成了一个同样曾遭受校园霸凌的“报复者”,这一角色的立体让整部电影的结构立体了起来——校园霸凌不仅仅是出于冲动或一时脑热的情绪,它的背后存在更加复杂的结构性问题。《悲伤逆流成河》算不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为探讨校园的华语电影探出了一条可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