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规模返还中国流失文物从哪里来?
FBI揭秘:系私人收藏家非法掠夺
2月28日,美国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这是中美两国2009年签署相关备忘录以来美方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流失文物返还。
此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时间跨度长,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涉及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钱币、木雕建筑构件等多个门类,多为中国古代墓葬随葬器物。当天仪式现场展示了其中20余件(套)文物。
这些文物艺术品2014年4月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在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驻美使领馆、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共同努力下,这批文物艺术品得以全部返还中国。
这是今年1月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后的首次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首次签署这一谅解备忘录,2014年延续5年有效期至2019年1月。
针对美方将此前查获的361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日说,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涉事老人
科学家、考古爱好者
周游全球上百个国家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此次交还的文物由FBI于2014年4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位名叫唐纳德·米勒的私人收藏家处查获。他在家中收藏了成千上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和考古文物。
其实,2014年美国媒体就曾报道过这件事。据《华盛顿邮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当年4月6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州91岁老汉唐纳德·米勒多年来周游全球上百个国家,收集了数千件来自中国、哥伦比亚的珍贵文物,其收藏堪与博物馆相媲美。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明代玉器、真人大小的红陶雕像;埃及的石棺以及插有箭头的古人头骨、化石;美国南北战争纪念品等,价值无法估量。米勒透露,事实上他的确在家中的地下室里建造了一个“小型博物馆”。
据报道,喜欢收藏文物的、米勒是一名科学家、考古爱好者、知名慈善家以及业余无线电专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军预备役,在此后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他一面为海军航空电子中心工作,一面周游全世界,进行考古挖掘等活动,并将所获运到美国。
由于米勒涉嫌违反文物收藏相关法律,2014年4月2日开始,FBI出动近百名特工,以及博物馆专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同时派出多辆货车,前往米勒在印第安纳州拉什县的家,把他家中地下室里的所有文物搬运到设在室外农场的调查组帐篷中,由专家们一一鉴定这些文物的来源地、获取方式、入境渠道,以判定哪些文物是米勒合法拥有的、哪些文物是有可能“获取方式不完全符合来源国法律”等。
涉嫌盗墓
FBI艺术犯罪部门负责人:
他承认违法在各地挖宝
美国联邦调查局清点了大约42000件物品,没收了超过5000件。FBI表示,被没收的这些文物已经超过了合法收藏的范围,是非法掠夺的。
FBI艺术犯罪部门负责人卡本特并未透露米勒多年来到底是如何成功跨国搬运这些文物的。不过该负责人表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边境管理比较松懈,那时候偷运可能很容易。
卡本特表示,米勒生前承认这些文物很多都是非法获得的,几十年来他一直违法在国外和美国各地挖宝。
据熟悉米勒的人说,他从童年时代就开始收集文物。在印第安纳州当地媒体《印第安纳星报》的报道中,米勒向同事描述过自己在埃及的一次冒险经历:他和同伴在埃及西部靠近利比亚边界的地区探寻古迹遗址,但被利比亚军队扣留审讯好几个小时,以为他们是试图潜入的中情局间谍。还有一次,米勒和妻子差点因为收集文物在墨西哥蹲监狱。
在米勒的所有收藏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大约属于500个人的2000块人类遗骸,这些人骨都是从美洲原住民墓地中挖掘出来的。卡本特说:“将这些美洲原住民的祖先送回家乡,是FBI最重要的使命。”
然而,FBI并未就此对米勒提出指控。部分原因可能是米勒在事发后态度良好——他同意放弃这些文物的所有权,并表示希望这些文物回归故土,全程配合FBI的调查。
事发一年后的2015年,米勒的突然去世让案件的解决蒙上了阴影。毕竟,涉案文物数量如此庞大,又广泛分布在包括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各地,并没有任何一位专家能够说出所有文物所属的时间和地域。因此,怎么样辨识如此众多的历史文物,以便为它们找到自己的故乡,就成了调查组最为艰巨的任务。
迄今为止,已有部分文物归还哥伦比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但即使算上此次美国政府向中国返还的361件(套)流失文物,仍只有15%的文物得以回归故土,任务距完美收场仍任重道远。
专家声音
如何追回流失国宝:
需要证据不能光喊口号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协商等方式,促成包括圆明园兽首、大堡子山金饰片、虎鎣以及美国政府三次返还文物在内的30余批次4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中国。
就如何成功追回文物,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主任、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杨晓能告诉媒体,需要证据和扎实的工作,不能光喊口号。
1970年通过的联合国公约——《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是当前国际社会规范进出口文化财产最为重要的公约。杨晓能表示,现在国际博物馆界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以1970年的公约为准,1970年以后收藏的东西要证明藏品来源,证据不清、来历不明的东西博物馆不收。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博物馆在征集藏品时变得更加谨慎了。
遗憾的是,国际公约的溯及力和约束力有限,依国际法原则与惯例,通常认为该项公约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文化财产劫掠和非法出口没有溯及力。
“对于历史遗留的’旧账’,要说归还文物给原有国家,目前状况下也几乎是不可能,除非有明确证据证明这件文物是当初被盗的。”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技日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