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敦煌女儿》上演。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五十年前三击掌,誓言声声响耳旁:一击掌青春留在苍凉大漠;二击掌赢回了学术敦煌;三击掌誓将那瑰宝消逝脚步来阻挡。拼尽全力绝不退让,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昨(5月30日)晚,上海沪剧院创排的沪剧《敦煌女儿》作为“文华大奖”参评剧目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茅善玉这一段铿锵的唱腔,带给观众来自“上海声音”的大气体验。唱词中的“三击掌”成为贯穿全剧的戏眼,也将故事原型、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坚守大漠数十年的艰辛历程,以诗化语言勾勒出来,令人感佩。
这是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带领团队勤耕八年实现的一个舞台梦。坐在观众席上的樊锦诗本人也陪他们共同走过这八年,并且将“工匠精神”四个字送给所有主创人员——八年打磨,亮剑一刻。谢幕时迫不及待涌到台前欢呼拍照的观众和截至发稿时网络直播141万次的浏览量说明了一切。
原型助阵,“数字敦煌”与紫竹调在台上融为一体
前两天,从200公里外江苏海安大剧院的“模拟考”演出归来,剧组全体成员好像多了一点底气——这底气来自八年间从选题构思到几番推倒重来;来自近一个月对照录像,精确到分秒、字词的细节雕琢;更来自樊锦诗。从去年试首演彩排场观演至昨晚的一年零38天间,这是她第五次坐进剧场。80多岁的女学者近年仍步履不停,在工作地敦煌、母校所在地北京和家乡上海之间辗转奔波。直至演出前一天,她特地放下北京的研究工作,飞回上海,再度观看讲述自己和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学者扎根大漠、为敦煌学研究奉献一生的故事。
去年4月《敦煌女儿》第一次彩排演出,樊锦诗带来看戏的小孙子抱着茅善玉叫“奶奶”——茅善玉的人物塑造成了;去年9月该剧第一次修改提高后的演出,更有年代感的服装、更为鲜明的敦煌人群像以舞台诗话语言呈现——这部戏的时代气息足了;第三次、第四次的北京观演,樊锦诗感慨着 “戏打磨得一次比一次好”的同时,也心心念念着自己最看重的“数字敦煌”工程如何用舞台更好呈现,从而让普通观众在茅善玉慷慨激昂的演唱念白之外,有更直观的感知。
昨晚演出中,当“樊锦诗”叩问自己千年莫高如何抵御自然侵蚀之时,新时代的敦煌人走到台上,舞台倏忽呈现出由数字三维建模到洞窟佛陀塑像壁画的多媒体呈现,无数张壁画高清影像投射其中,观众席骤然爆发掌声。不仅樊锦诗本人很兴奋,就连一路见证该剧打磨提高的戏迷也告诉记者——新版最震撼的,莫过于茅善玉气势恢宏的唱段与数字影像的配合,将“数字敦煌”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在舞台上生动呈现。
通宵装台,拧紧作品精彩呈现所需要的每一颗螺丝
一路见证这部作品的精益求精,樊锦诗感慨沪剧人“敬业精神”:是几代沪剧人传承接力,将田间小调发展成为能够与时代同行的地方剧种,甚至能够在今天的舞台上讲述大漠故事。
与台前塑造人物、描摹时代相呼应的,是幕后的敬业与拼搏。早在28日深夜,沪剧院负责装台布景的舞美工作人员就已经守候在美琪大戏院门口,等候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剧组拆台结束,便马不停蹄地将五辆大型货车里道具布景卸货。
如此紧急不是没有道理。过去装台,剧场都会在演出前留出至少两天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可这一次,由于演出密集,留给剧组的时间只有一天半。为了给演员留出充分时间走台,50多名舞美工作人员连轴转,实在眼皮打架,就找个能歇脚的地方稍微眯上一会儿,转头又回到后台忙个不停。《敦煌女儿》连序幕尾声共八个场景,为了保证场景间的转换顺利,舞美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剧场条件进行调试。老师傅管这叫“一课一练”,即装好一场就按剧情从头到尾操作一遍,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转台是机械的,考虑到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可能影响前排观众的体验,工作人员在调试时特地往转台里垫了海绵,尝试消音——这虽是普通观众不易察觉的细节,拧紧的却是一部舞台作品成为精品力作必不可少的螺丝。
终于,原本需要36个小时的装台提前完成——30日凌晨五点不到,布景道具全部到位,演员在早上10点就站到舞台上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记者了解到,9月该剧将展开兰州、敦煌、西安等地的西部地区巡演,借着大漠题材、敦煌精神把吴侬软语的影响力向西北推进。11月,上海沪剧院还将四进北京大学,原本计划只演出经典作品《雷雨》,在师生的盛情邀约下又加上了《敦煌女儿》,这也将是该剧二度亮相北大。(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