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娱乐头条

李成才:把中国的35000种植物讲给世界听

2019-10-23 09:41: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张欣然)生活中有不少朋友会把手机或电脑的屏幕背景设为绿色的图片,以缓解眼部疲劳。而就在最近,有部“一绿到底”的纪录片上线了。长达500分钟的4K画面充满着流动的叶绿素,使观众仿佛身处某个森林氧吧之中。

  中国首部植物类十集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于9月13日正式播出并上线。导演李成才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作为一部拍给公众看的作品,他很在乎是否能抵达观众的心灵,也很在乎观众的评分。

  如今10集影片已全部上线,豆瓣上的评分达到8.8分。从观众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不仅缓解了他们的视疲劳,也讲好了中国植物的故事。

  通过植物讲述中国故事

  大部分观众接触到李成才的作品,是从《大国崛起》《货币》《华尔街》等把世界的故事讲给国人听的作品,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其作品的主要特征。而在《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中,李成才从植物的视角切入,探讨中国植物如何影响世界文明。

  生活在北方的李成才从小就和作物、园艺等打交道,这种情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李成才渐渐意识到植物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因此,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作为中国的纪录片导演,我生长在一个有35000种植物的环境里,植物为所有的生命作了一个摇篮,我是摇篮中的一个生命。因此一旦拥有了机会,我就会好好表达一下植物。”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李成才提供了一次机会。和1999年的昆明园艺博览会不同,20年之后的这次园艺博览会是在中国加入WTO、与世界融为一体之后举办的。李成才开始思考,这次园艺博览会要向世界输出什么?传递什么?

  李成才认为,中国的硬实力就是中国的自然,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植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的文化,还有中国的地理。若要讲述中国的生物状况、生命的形态体系,我觉得植物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中国人喜欢借植物来生情,国外的人很难理解梅兰竹菊怎么会人格化,为什么非要用植物来比喻做人?我一时答不上来,但是我隐约能够知道为什么。”

  摄制组在高原拍摄成熟塔黄(图片提供:纪录中国)

  在拍摄的上百种植物当中,李成才最喜爱的是塔黄。塔黄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它一生只开一次花,生长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海拔4000到6000米的高山石滩及湿草地中。“它能长高至2到3米,真的像塔一样。它有那么多的苞片,一层一层的也像塔一样。我们的祖先可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东西:你和那些植物是浑然一体的,你在那些梅兰竹菊上面,能够看到自己。我在塔黄身上,是可以看到一种力量的,我觉得就是这个样子。 ”带着对中国植物的迷恋,带着对中国文明的追寻,带着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的愿望,李成才的团队于2017年开始拍摄中国植物的第一部纪录片。

  深耕一个领域,然后表达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耗资达3000余万,这在国内的纪录片里是投入很高的了,但在制作完成后,并没有为宣发费用留出预算。该片的主创人员约200人,其中100余人是摄影师。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太平洋,从北国的阿穆尔河到南国的岛屿,李成才的团队遍访国内27省的93个地区,海外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等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历时两年,重点记录了水稻、茶叶、桑树、大豆等30余种植物的故事。

  棚内延时拍摄下的珙桐(图片提供:纪录中国)

  该片的主拍摄团队分为8个摄制组,在野外驻扎一年多的时间捕捉植物的自然状态,另外在棚内延时拍摄近一年时间。此外,还利用显微摄影最高光学放大100倍进入植物器官内部拍摄,并结合航拍和水下摄影等方法,凝聚成十集5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一部画面生动、条理清晰的中国植物百科书。

  在谈到我国自然类纪录片与外国团队的差距时,李成才认为,在近30年,BBC、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的人开始慢慢和中国的导演进行对话,开始在一个舞台上面共同探讨,这意味着我国的纪录片已经可以跟世界在一个平台上对话了,这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到现在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也依然存在差距,除了摄影技术层面以外,我国纪录片行业缺少既懂影像,又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有所专长的人。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诞生了非常多的棚拍摄影师,在北京的大棚里,他们将1000帧每秒的高速摄影放慢40倍,把17种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凝聚成“爆发时刻”,为观众呈现一个个肉眼难以观察到的视觉奇观。就像一个个保育员,在等待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了肥料,学会了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土壤,有了辨析水的能力,有了对光线理解的能力……

  “我觉得他们寻找到了某种植物最重要的那些生长条件,他们慢慢的都在学会有关植物的知识。我们看到BBC拍这类影片的人,他们可能就是某个领域里面的专家。他们有研究博物学的、研究昆虫的等等,我觉得我们未来就要弥补这一部分。影像有它独特的魅力,也有独特的语言逻辑,但是仅仅掌握这一项是不行的,纪录片还需要背后的一套东西。比如从事研究海洋、拍摄海洋,你要有海洋方面的知识储备,它是我们做表达做艺术工作很重要的工具。我们将来做植物的纪录片,就是需要既能够懂植物,又能够懂影像的人。这对我们整个的纪录片创作者就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要求,要踏踏实实地去进入一个领域,深耕犁一个领域,然后再表达一个领域。”

  在谈到未来的拍摄计划时,李成才表示,他进入到中国植物这个领域,《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只是第一部作品。“我们还会做下去。比如说《影响中国的世界植物》,我们的中国植物影响了世界,但是世界植物也影响了我们,比如说像葡萄怎么进来的,高粱怎么进来的,玉米怎么进来的等等。我们外来的物种也很多,这些物种的交换构成了人类依赖的生存环境。 另外我们要做《中国的种子》《拯救濒危植物》等题材。”

  据悉,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已上线爱奇艺、咪咕视频平台,并于近日在央视农业频道重播。

编辑:郑鑫
 
 

娱乐头条

  • 李成才:把中国的35000种植物讲给世界听

    生活中有不少朋友会把手机或电脑的屏幕背景设为绿色的图片,以缓解眼部疲劳。中国首部植物类十集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于9月13日正式播出并上线。导演李成才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作为一部拍给公众看的作品。
    2019-10-23 09:41:31

  • 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将在四川成都举办

    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将于11月1日至7日在成都市举办。22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汇集了四川交响乐团、陕西交响乐团。
    2019-10-23 08:55:12

 
 

精彩图库

  • 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在南京上演

    2019-10-23 08:47:15

    当晚,新编现代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在江苏南京上演。该剧生动呈现了梅兰芳先生真挚的爱国情怀和精湛的艺术修养。10月22日,演员在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中表演。

  • 《故事里的中国》多角度走进 最美奋斗者路遥世界

    2019-10-22 09:21:43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路遥“以命搏文”,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上百万字的鸿篇巨著,并以此影响了无数人的未来。

  • 中国爱乐乐团在葡萄牙举办交响音乐会

    2019-10-22 08:36:53

    中国爱乐乐团20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举办“2019地中海巡演”第二站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 “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2019-10-21 13:23:42

    10月18日下午,“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拉开帷幕。伴随着策展人对这位欧洲新艺术运动杰出代表的经典作品及传奇人生娓娓道来。

  • 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主题分享会

    2019-10-21 10:33:00

    本次电影分享会由导演陈凯歌,总制片人、著名导演黄建新,著名制片人任宁,影片出品人之一、著名制片人、演员陈红,“回归”单元中饰演香港警察的著名演员惠英红。

  • 汉韵情景剧《汉风飞扬》在徐州公演

    2019-10-21 08:58:10

    10月19日,演员在表演汉韵情景剧《汉风飞扬》第二幕“天地祥和”。新华社记者陶明摄10月19日,演员在表演汉韵情景剧《汉风飞扬》第四幕“文华盛世”。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王子奇鱼跑团”激情奔跑(娱乐)接力...

  • 优势栏目

    《季尾》:展现青春题材的新切口

  • 优势栏目

    《女儿2》徐璐张铭恩透露公布恋情原因...

  • 优势栏目

    《跨界喜剧王》第四季 倪萍演绎“女版...

  • 优势栏目

    《星光行动》助宣恩产业增收 节目首播...

 

娱评

  •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以“不颁奖”致敬电影巨...

    旨在“共同纪录”的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历经3天,20日晚在杭州闭幕。英国影评人、策展人汤尼·雷恩是本届大会“D20提名”评优单元评审委员会主席,他表示,大家一致认可戈达尔的卓越成就。
  • 人气大展teamLab举办小红书日 小红...

    teamLab无界上海美术馆和小红书联合20日举办了“teamLab无界上海小红书日”,200余位小红书用户和创作者来到展览现场知名国际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由600多位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组成。
 
 

新闻排行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9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