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海报
李梦
本届奥斯卡颁奖礼,《绿皮书》的成绩称得上亮眼。打败此前呼声甚高的《罗马》拿下“最佳影片奖”,又将“最佳男配角”的小金人送至片中饰演黑人钢琴家的马赫沙拉·阿里手中。这部兼具文艺片与公路电影风格的作品温情脉脉又不乏笑闹风趣元素,重温数十年前美国种族歧视年代黑人生活的悲辛与挣扎,亦在影片最末以黑人与白人、富人与穷人同桌进餐的温馨场景(导演显然深谙近年奥斯卡评审口味),为那些心怀希望的人们留下光明的出口。
这些年,奥斯卡探讨种族问题的影片不可谓不多,包括曾获得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月光男孩》,以及《爆裂鼓手》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两部关于黑人及少数族裔音乐家成长故事的作品。《绿皮书》同样有关音乐,有关黑人与白人如何相处,却少了一些沉重,多了几分谐谑;特别是由维果·莫特森饰演的白人司机托尼载着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由北向南巡演那一路上,两人之间互相调侃又彼此帮扶支持的友情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托尼原本是在纽约夜总会看场的白人混混,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和一身健壮肌肉,帮老板和宾客挡去不少麻烦。某天,待业在家的他去面试时,被告知这份新工作竟然是要为一位黑人钢琴家为期两个月的南部巡演担任司机兼助理。怀有严重种族偏见的托尼因为实在缺钱,不得已接下这份工作,与这位衣着光鲜且极具才华的知名黑人音乐家开启了一场互相认知并找寻自我的旅程。
《绿皮书》有趣的地方在于“反差”。在人们惯常印象中,黑人常常出身低下阶层,动辄出言不逊爱打架,白人则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谈吐不凡彬彬有礼。而在这影片中,托尼是满口脏话的白人,黑人音乐家谢利博士竟弹得一手好钢琴,还能替托尼写下足以让妻子忍不住流眼泪的感人情书。谢利帮助托尼改掉小偷小摸或是爱打架之类的毛病,托尼也让谢利找到了更真实的自我。他不再故作清高或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试着对托尼讲出自己的心事:不想被白人当做戏子,不想像其他黑人乐手那样将威士忌酒杯放在钢琴上,而是希望像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那样体面地演出。
影片末段,两人来到一间仅供黑人就餐的饭馆,给了谢利一次“像鲁宾斯坦那样演奏”的机会。他登台,弹奏肖邦那首极高难度的练习曲“冬风”(作品25号,第11首),赢得满堂彩。谢利曾对托尼说:许多人认为,黑鬼怎么可以演奏高雅的古典音乐?而他在那个乱糟糟的小饭馆一曲惊人,既是钢琴家彼时心境的直陈(他刚刚被一间仅允许白人用餐的餐厅拒之门外,正好将愤懑统统倾注在右手声部一泻而下的强力音阶中),也借由某种鲜明的反差(昏暗混乱的小酒馆与高雅的肖邦),完成了一场足以消弭肤色、社会地位与身份边界的混融,让观者忍不住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