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曼
接档话题大剧《都挺好》开播的职场剧《推手》,没能延续《都挺好》的火热势头。《推手》讲述职场小白柳青阳通过学习太极推手思想,不断提升自己,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变成职场高手的故事。不少观众对这部剧的印象是浮夸——从故事情节到演员表演,满屏幕尴尬,一些桥段的设计,甚至可以用生硬来形容。
《推手》的开篇,男女主角以英雄救美的方式登场。废弃厂房的通行道上滚落着近二十个轮胎,骑着摩托车的两人却能够闪躲自如,最终男主角差点与卡车相撞,倒地摔出数米却只擦破手掌边缘。随后在一场从20亿元叫到30亿元的地产竞标中,男二号推开大门以一句“对不起各位,我来晚了”霸气出场,最终以40亿元的天价拿下这次竞标。违和剧情配上各种特写慢镜头,观众发出诸如“一眼都看不下去”“侮辱智商”的感慨,毫不奇怪。
国产剧这股浮夸风,在职场剧中特别明显。而一个恶劣后果是,这几年播出的“四不像”职场剧隔三差五拉人出戏——不像真都市,不像真面孔,不像真奋斗,不像真人性。主角往往顶着“杰克苏”“玛丽苏”的光环,出乘豪车入有豪宅。人物设定则是怎么极端怎么来,前段时间的《幕后之王》,金牌制作人淳于乔一出场就“打着吊瓶来开会”“怒摔文件夹”。但人物设定的极端,其实只是为了掩饰故事逻辑的混乱,这在《推手》中比比皆是——以40亿元天价拍下地皮的霸气男二号,竟然说出这样的台词:“我没有钱,但我有计划呀!”
不过,作为浮夸风的重灾区,职场剧在数量上不但逐年递增,其涉及的行业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所谓的类型细分其实更多只是一个噱头,因为在内容上,职场剧皆存在同一个毛病——过于依赖感情线。在这种“小时代”式的“懒政”思路下,创作当然显得悬浮,反正“感情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看不见真实的人生冷暖,也不愿表现真正的人心喜悲。于是,过去的两年,职场剧在口碑上几乎全军覆没,被贴上了“披着职业外衣的爱情剧”标签。
这两年的电视荧屏,问题剧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从画面到声音,从画质到调光调色,从摄像到剪辑,从配音到配乐等等,问题应接不暇。作品浮夸的另一面是行业失去了耐心,哪里还有精益求精,大多抓紧弄完交差,能糊弄就糊弄。所以,去年冬天开始的影视寒冬,根子上是由席卷全行业的浮夸风导致的,电视剧的制作方、播出平台乃至宣发渠道,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让观众别老喊“剧荒”,还真是要回到那个“从前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