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刚刚落幕的这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算得上“史上最难”,受疫情影响推迟数月,影院展映片单缩水,上座率受限,但好在质量不打折扣,探索也没停步,比如首次在中国大陆公开放映的互动电影《夜班》引发热议,就是最好例证。
据介绍,互动电影是指观众成为电影中的角色,选择角色命运,编写专属电影剧情,并持续产生交互作用的新型电影模式。在互动电影中,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在设定情节和有限时间内为角色选择下一步故事走向,最大程度上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它的出现让观众不再只是观影者,而是能够亲自参与剧情,成为主宰剧情走向的操控者。
《夜班》是一部犯罪悬疑类互动电影,讲述了主修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马特无故卷入一场拍卖所的盗窃案中,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面临一连串的抉择,而在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即使有些决定看似微乎其微,却会导致跟原先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参与《夜班》的互动过程中,观众需要根据剧情发展,在超过180个决定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进行选择,从而引发不同的故事,最终迎来各不相同的7种结局。
在这部电影的豆瓣评论中,对电影的形式和内容讨论不少,褒贬都有。有的认为全片多达六十余次的选择题,意味着平均一分多钟,观众就必须要“参与”影片一次,这代表电影起码取得了节奏上的胜利;有的忍不住吐槽同场观众的选择是一种人性趣味大展演,直朝着发泄和暴力而去,但无论怎样,这样的观影体验中,“屏幕内外的主角和观众确实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共鸣”。
其实,互动电影不是新鲜事物,它已经出现十几年,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它更接近人机交互游戏。观众扮演玩家,在一次次选择中左右片中角色命运的走向。在这个意义上说,《夜班》唯一的特殊性是它出现在了大银幕上,个人的选择让位于群体的选择,角色脱离个人好恶,成为群体意志的产物,对于习惯了被动追随的观众来说,这种主动的引导、创造和不可预知自有诱人之处。
但如果把这种新形式解读为某种方向甚至浪潮,或许言过其实。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内容以外,形式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一直是它魅力的一大来源,去年北影节同样有一票难求的VR电影《家在兰若寺》,影迷愿意尝试更新奇的观影体验,电影人也在持续探索技术表达的可能,最终受益的是电影艺术本身。
技术和电影的关系是常说常新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俨然成为技术革新代言人的李安有一段最新的表达可以稍作注解。在北影节的电影大师班上,他在主题为《东方表达与数字技术》的分享中说了这样一段话:电影这个东西必须要靠媒体才能够把你内心的抽象世界将心比心地传达给观众,你依靠这个媒体,不管你是用绘画、文字、胶片、数码亦或雕塑,不管它是立体的、平面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你用什么样的媒体表达,它就是你的依靠,你必须要和它产生一个很熟悉的依存关系,这样你才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