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春节档停摆至今,第一季度的票房收入微乎其微。众多院线和影院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生存途径——
电影市场的续能与转型
白驹过隙:为了弥补此次疫情中各大影院停业所产生的巨大损失,各级政府和电影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对影院进行扶持,如四川省提出了支持电影业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安徽省发布了促进全省电影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浙江省发布了电影院复业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从补贴和减免两个方面对影院进行扶持,稳定了整个电影行业的信心。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及时推出就显得十分必要,短期内可以帮助它们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强化金融支持,进而获得生存空间。电影的生命力,是不会受到疫情的根本性冲击的。
唐豆:受疫情防控因素的影响,《囧妈》主动撤离春节档的院线排期,改在互联网平台免费上映,并引发了一些争议。我认为,《囧妈》模式是一次非常时期电影人自救的特殊案例,但也反映出了正处于结构性调整中的中国电影的未来产业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线下”“线上”并行。实现电影产业的多样化可持续繁荣发展,仍然需要尊重传统电影产业、行业内的基本游戏规则,网络线上发行电影也好,观众网络看电影也罢,都只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延伸和拓展。但在疫情过后,线上的多渠道宣传配合线下传播,对于更多的中小电影项目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相信随着线上视频平台与院线越来越紧密的合作,电影项目的发行未尝不能采取双赢做法。
芳草不曾歇: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复苏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支持,也需要行业内的自救和互救。据报道称,尽管电影产业、行业受此次疫情影响,多个环节停摆至今仍未完全复工,但编剧行业大多已率先投入到生产创作当中去。并且,许多创作者通过此次疫情对生命、民生、社会进行更多的思索。电影创作者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失语”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电影创作提供和积累了大量素材。创作者应该从中仔细挖掘和提炼,并运用艺术智慧、艺术能力和艺术表达不断创作出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疫精神、力量和价值的银幕故事。
江南春:在电影产业下游,众多院线和影院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生存途径。比如有的影院为自家的爆米花等卖品开辟了线上售卖渠道,缓解经营压力。这些“自救”途径,也都属于短期的补救性方案。院线和影院作为服务型行业,应该开始考虑分析疫情结束后的消费者心理。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当疫情过后,可能会迎来一个票房的井喷期,也就是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但“报复性观影”应该只会集中于少数电影,不大可能惠及所有的电影。世界多个国家的电影观众,眼下也进入了无法在大银幕上欣赏影片的阶段。被按下“暂停键”的世界电影业,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考验。对于世界电影业来讲,怎样调和院线公映与流媒体播放之间的矛盾,怎样迎合院线观众与网络观众不同的观看与审美需求,都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体系。(记者 晋文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