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优势栏目

中工娱乐杂谈:“中国风”网络歌曲应少些矫揉造作

2015-11-23 14:43:25  来源:中工网

    近年来,中国风似乎已经成为了演艺界的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主要体现在国风歌曲的流行以及各种类型古装大戏的频频上演等方面。一时间,似乎沉寂很多年、被当成老古董扫进墙角传统文化一下子回归了,而且竟然还成了演艺界的一种时尚。

    其实,中国风在演艺界的复兴,也是对社会文化需求的一种回应。首先,近年来高层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加以推崇和重视,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尊崇传统文化的导向。此外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整体国力的持续提升,让中国人重拾近代以来逐步丧失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不再像往日“打倒孔家店”那样被痛批。物质生活的丰盈更使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有了更高的追求,而重新热爱传统文化正是这追求中的一种。常言道,有需求就有市场。演艺界于是便迎合了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把传统文化“中国风”搬到了台面上。

    演艺界刮起“中国风”好处多多。首先,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可能原汁原味搬回来的。当代演艺界,将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艺术、西方艺术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了,这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那么死板教条。例如当代中国风歌曲巧妙地将现代音乐元素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西洋乐与中国传统器乐交相辉映,各中韵味颇为美妙。

    “中国风”在演艺界的复兴更刺激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孕育出大量有才华的文艺工作者。许多原创歌手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在网络上发表出一批经典的“中国风”原创歌曲,更是一票走红,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传统文化。一批文学爱好者创作了大批描写古代题材的各类题材小说,很多直接改编成影视作品,直接给电视台、影视制作方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近期热播的古装大剧《花千骨》、《琅琊榜》等。而这些文艺作品更是带动了一系列附属产业的发展(如汉服制作、古风插画等行业)。

    “中国风”在演艺圈的复兴让一些本已濒临失传或不再流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起死回生的契机。前面已经提到,经演艺界迎合市场需求改造的传统文化已不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死板叫条。在“中国风”的歌曲里面,“咿咿呀呀”的昆曲、京剧唱段可以和RAP完美契合;崔莺莺、杜十娘、苏三的故事原来也是可以以说唱的方式讲出来的;风行闽南和台湾的传统布袋戏原来也可以3D化拍摄(如今年年初上映的《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年轻一代通过流行文化也可以知道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了,不再有文化断层之虞。

    当然,当代演艺界在一系列“中国风”文艺作品中也应当注意避免粗制滥造。例如当下网络上很多所谓“中国风”歌曲歌词缺少文化涵养,矫揉造作,后期制作更是粗糙,仅以“中国风”、传统文化的旗号吸引人,让人听后大失所望。而一些作品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一些古典小说中的情色桥段、歧视妇女、宣扬封建谜信的内容)搬了出来,这也是我们所应当抵制和反对的。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着许多新鲜资源等待着演艺界去挖掘。市场需求与传统文化继承的交相呼应,定能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新的一线生机。愿更多优秀的“中国风”文艺作品走进市场,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谁的青春没有眼泪,关雎尔的成长值得肯定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心太乱”的《全员2》如何才能“稳得住”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靠“流言”增加曝光的娱媒终会“自尝恶果”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真假不重要 不妨换个角度看“爱情CP”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观众情愿喝下《欢乐颂》的这碗“心灵鸡汤”

首发策划

新闻排行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中国领先的主流娱乐门户、原生娱乐资讯首发平台 中工网旗下品牌  合作垂询:(010)84151709  Copyright © 2008-2017 by ent.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