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圈流行一句名言,是“太阳底下无新事”。大家的共识就是,自电影诞生以来虽然才100多年,但能拍的故事大概都已经拍完了,现在的电影拍来拍去无非是“新瓶装旧酒”,重新包装,重新讲述一次而已。
提起李安导演,最多的评价是外表文雅,却深藏“反叛精神”。《卧虎藏龙》《色,戒》《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后,或许他也感觉到电影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的“一身反骨”,时隔四年,当他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再战影坛之时,120帧/4K/3D又一次掀起了电影界的热议声浪,因为这次,他挑战了百年来观众的观影习惯。
虽然李安本身即是一块金子招牌,但影片能否取得全球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肯定却不禁让人持有怀疑态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是值得敬佩的,但若想让螃蟹成为一道美食,却需要漫长的过程,搞不好还会遭到抵制。
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曾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由于在电影中,每一秒会收录24张连拍图片,组成一秒完整的连续影像。人类视觉暂留现象恰好符合每秒接收24帧的标准,不会察觉到画面中断,所以24帧拍摄及播放这种电影行业标准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百年后,李安成为了打破真理的人。但是,对于在大众娱乐意义上的电影来说,李安的对手却不是命名电影的传统权威,他要挑战的对手实际成为习惯于每秒24格真理的观众。
如同本雅明所说的“灵韵”或罗兰·巴特所谓“刺点”,媒介总会对我们亲眼所见的世界作出加法或减法。如果说,过去的媒介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复制真实”的话,4K的分辨率和每秒120帧的运动速度之下,银幕上清晰到毛孔的演员、所有镜头里的运动的巨细无遗,则必然带给观众一种“超越真实”的体验。
如同照片诞生不久后普鲁斯特看到照片里的外祖母,媒介的发展使人“发现了真实”。即使是面对面的情侣,即便是炽热的爱情目光,彼此眼中的对方都不会是一个由睫毛粗细、毛孔大小或胡茬长短构成的面孔。然而,坐在黑暗的IMAX大厅里,不得不全神贯注的环境里,观众却难免不会被“超越真实”带来的细节喧宾夺主,一边分心画面,另一边又感受到无意识间眼球中接受的大量信息流带来的压力。
在采访中,李安曾说,这次创作是带着技术革新的使命去寻找故事。但是,这个伊战伤痕的美国故事可以依靠观影形式的创新打动全球观众吗?恐怕即使是热烈拥抱技术创新的电影人,也难以给出一个完全肯定的答案。由于李安的明星效应,他的这次技术试验未免被媒体过度炒作。虽然不是一个等量级,但此前郭敬明用CG技术拍摄的《爵迹》也并未获得国内观众的承认。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介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还是内容的载体。就像摄影术诞生以后,绘画艺术转而发展出了印象派;彩色片出现以后,黑白片也会“偶尔露峥嵘”;数码拍摄以后,胶片电影还仍然有它的“一亩三分地”。
120帧电影的试验好不好?当然好!电影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但120帧就是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吗?恐怕还真不一定。(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