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身边的大国工匠】给地壳做“B超”
——石油开发科研工作者赵丽敏的“标杆”故事
(更多精彩,请扫描观看视频)
盛夏未至,暑意已显。5月26日8时,赵丽敏敲击键盘发出的清脆声音,回响在办公室。而园艺工人在“铁人”王进喜石雕周围洒水的嗞嗞声,回荡在窗外。
位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教楼的这间办公室里,赵丽敏正在把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几口新井的数据集合成“地层对比剖面图”。
她是该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油藏方案研究工作。每一天,她从油田一线传来的海量信息中,综合地震、地质、录井、测井、岩心和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对构造、地层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出药方”确定在哪里打井、用什么方式打井。
与地壳打了近20年交道的赵丽敏,先后承担了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曼、苏丹、伊拉克等国十多个海外油田地质油藏方案的研究工作。她部署的井“一打一个准”,节约了大量成本,并在投产后获得较高产量,她也因此被誉为用数据分析给目标地层做“B超”的人。
穿着防弹衣在中东树起“中国标杆”
如今的哈法亚油田,已经成为中东地区的“中国名片”。
“回想当初,来自不同国家的项目研发人员都在暗暗较着劲。”赵丽敏回忆说。因为伊拉克政府提出,半年时间内谁先完成初始开发方案并得到批准,谁就能进场作业正式开展项目。
为了抢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方案,赵丽敏和她的团队从伊拉克巴士拉机场出来后穿上厚厚的防弹衣,急匆匆赶往油田一线。在异国,她通宵达旦地与一组组数据一起过了个中国年。
最终,赵丽敏团队先后完成4个正式方案、提前一个月交上高质量“答卷”,得到了伊拉克政府赞誉。“项目得以第一个进场作业、第一个勘探开发、第一个投产经营”,帮助中国石油抢占了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先机。
难题接踵而至。第一个进场的“中国队”,遭遇了从未遇到的大型碳酸盐岩油藏。
怎么办?科研人员从不同的点,设计了1000米左右的岩心取样。从广度上说,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的哈法亚平均每平方公里还摊不到3米长的岩心,其数据分析难度可想而知。赵丽敏和她的团队,竭尽所能地利用这些岩心数据和其他数据综合分析,攻克了一系列难题,为一线工作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技术指导文件。
在他们的努力下,哈法亚油田的勘探、开发、培训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国家的项目。“当地的很多高校和政府培训项目,都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这个项目成了中东地区的一个‘中国标杆’。”说起这些,这位瘦弱的女人似乎完全忘了穿防弹衣时的紧张感。
她的大脑成了“中央数据处理器”
在两台联屏电脑显示器及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一座油田的“地层对比剖面图”呈现为五颜六色的图案,外行人看来如同涂鸦。但在赵丽敏眼中,这分明是描述哪里有石油、哪里是油水界面、哪个小层的品质高储量大的“藏宝图”。
近20年来,赵丽敏参与了十多个国家的油田项目开发方案制定。“开发方案是石油投入开发的前置条件,而方案需要数据说话,地下的情况我们并不很了解。”她指着电脑屏幕上随角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和形态的储层分布图,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
不论是分布在哈法亚地区近3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0多口井,还是苏丹6区Fula油田的116个综合地质研究、55口开发调整井,每口井几乎都要打到地下两三千米的深度,每一口井、每深入一米都有数据更新。此时,图纸、模型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让方案更加科学精准。
一次次的数据更新,伴随着赵丽敏一次次对图纸、模型的调整。
长时间面对大量地质数据和地层岩样,需要将重要数据牢记于心,这让赵丽敏大脑像是“中央数据处理器”——平常人看来枯燥无聊的一组组数据,进了她的大脑后便会产生“聚合反应”,在脑海中形成一幅三维地质图像。
什么深度是什么岩石状况、哪里油层质量好、哪里打井更合理……这些问题在一系列数据输入大脑的同时,几乎已经有了初步结论。而一旦有新的数据,这幅在脑海中已经成型的图像还可以瞬间调整,而这甚至不再需要看图。
这是赵丽敏的“绝招”。同事说,她的这项本事相当于在给目标地层做“B超”。
“即便是对待几块‘石头’,也要精益求精”
去年3月,赵丽敏荣获第二届“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十大人物称号。此后,“铁娘子”这个称呼在同事中不胫而走。
谈到获奖前一些网络公司诱惑她花钱可以网上刷票时,她指着旁边的“铁人”石雕说,“‘铁人’看着呢。踏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咱不能干那种事。”
在一份报告中,有几处标注了红色,赵丽敏反复审查各类地质图表后,小心翼翼地对这几处做了规范和数据修改——“即便是对待几块‘石头’,也要精益求精。”
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一以贯之。她要求徒弟们绘制地层图时必须精确到每一米,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来磨炼基本功。
如今,赵丽敏所在的中东研究所,35岁以下青年员工已占60%以上。与她“师徒结对子”的年轻人,已成长为中东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和技术支持的骨干力量。
看着年轻的同事,赵丽敏回忆起第一次海外出差,在转机时遇见好多前往喀土穆打工的同胞:“他们几乎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但他们的拼劲和闯劲,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这么多年来,我们石油人凭的不也是这种劲头吗?”(中工网记者 吴迪 中工网通讯员 闫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