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张东元:昔日一线技工如今“大国工匠”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进入工厂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专家,先后获得山西省政府津贴、国务院特殊津贴,并经国家人社部批准成立了以他自己姓名命名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当天,他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成为“工匠精神”专题报道的新闻主角之一,被誉为“大国工匠”。他叫张东元,今年59岁,是太重集团矿山设备分公司维修钳工。

  6月20日下午,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太重技校)启动技工教育宣传月活动,张东元和其他两位杰出校友被邀请回母校“传经送宝”,和学校师生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边上班边学习补充欠缺的文化知识

  由于历史原因,1971年,不到15岁的张东元就在插队所在地运城参加了工作,1978年3月调回太原重型机械厂,一直工作至今。“当时,自己的文化底子太差。”张东元回忆,自己1971年参加工作前,刚上了几个月初中。在新岗位工作过程中,他逐渐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知识严重不足,理解力不够。“好在赶上了好时候。”张东元说,那时国家恢复高考,太重教育中心根据当时的需要开办了多种文化补习班、技术教授班等业余教育,他抓住机会,先后参加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文化课、技术课的学习,学习了机械制图、钳工、电工、液压技术、金属材料等基础技术课程,这一学就是7年。

  “当时是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我家离重机厂又很远,7年来不论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我都坚持了下来。直到1985年,我参加了当年的成人高考,顺利考到太重职工大学(当时与太重技校是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张东元说,当时,他没有耽误正常工作,反而还能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从1978年到1985年,张东元白天上班晚上学习,而从1985年到1988年则是白天上学晚上上班。

  “我是咱太重技校培养出来的,我的这段学习经历,太重技校不少老师都知道,如今的太重技校杜德胜校长就是我当年的老师。”在母校分享经验时,谈起自己的过往,张东元不无感慨。

  德国专家都赞叹他精准的技术

  “在技术方面,连世界上最牛的德国人都为张东元竖起大拇指!”一名太重集团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最初可不是这样,没少被人家冷眼小瞧!”张东元告诉记者,1989年6月开始,他参与了厂里从德国购买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也是最大规格的全数控、高精度、超重型数控桥式龙门铣床的安装、调试工作。

  当时在北京一机床厂,张东元与德国专家合作完成初步安装调试,他每次的自主装拆都没能得到专家的认可,德国专家认为中国人技术水平太差,所做的工作达不到使用要求,且都要原样返工。“这对我打击很大,也激发了我努力深钻技术的激情。”张东元当时是一名普通钳工,而面对现代化的数控机床,还需要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液压、光学等诸多专业技术知识,于是他自费购买了许多相关技术书籍,以补充自己的理论与实际上的不足。

  付出终有回报。到这台机床在太重最终安装调试结束时,德国专家也为张东元的技术精准而赞叹。尤其让人佩服不已的是,在这台机床此后2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张东元熟知它全部的故障和问题,并代表太重向德国专家提出多次索赔要求,并获得了认可与赔偿。

  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当工人就必须学好技术,技术上永远没有最好,学习上永远没有第一,这是一名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心态。”面对在场的领导、师长和学弟学妹,张东元这样说道。

  一路走来,张东元先后获得太重集团、省级、国家级技术能手、技术创新能手等数十个荣誉,并先后获得省政府津贴、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国家人社部批准成立以张东元名字命名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山西省、太原市总工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则成立了张东元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如今,张东元成为了一名国家人社部的高技能专家。“要知道我只是一名小学毕业生,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工人。”谈起荣誉,一脸质朴的张东元谦虚地说道,“科学家的设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才的制造三者缺一不可。技校生没必要感觉低人一等,而是大有前途、大有期望的。”张东元认为,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高技能人才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年轻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事业方向,吃技术饭、走技术路,前途将不可估量。“一朵鲜花无绿叶相衬,形不成美景;一株再大再粗的独树,也不会形成树林;一骑绝尘再风光无限,也比不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张东元告诉记者,目前他在包括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内的省内外几所技工院校担任“实践指导专家”。

  如今,在太重集团,张东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涵盖集团的6个子公司、22个分公司,此外还有省内4所技工院校的成员。工作室正充分发挥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更多的专业能手融入到技术创新的团队中来。

  张东元说,为太重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已成为他和团队新的目标和方向。

  本报记者 陈志 通讯员 张美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