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肯钻,咱技术工人一样能搞创新研发。”接受记者采访时,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公司电气高级技师李刚自信满满地说。
这个被工友们称之为“刀手”的技术大咖,不仅能蒙着眼在上千根电缆,数百个走向,数万个节点中,一口气精准无误的插接百余条线路,而且还具有着扎实的电气理论基础,参与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创新研发。
2008年4月,中铁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盾构机顺利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国产盾构机从无到有,而李刚就是第一台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研发者,全国顶尖的盾构机电气操盘手,盾构制造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
从业近30年,从生疏到熟稔,他以勤勉在生产一线上展现身手;从创新到创造,他以激情在攻关艰途中爆发力量。
“一定要造出咱自己的盾构机”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刚进入中铁集团工作的时候,李刚还只是一名刚从技校毕业的电气修理工。
1997年,原铁道部从德国引进两台盾构机用于西安某隧道工程施工,对于这个体态庞大的“洋玩意儿”,李刚充满了好奇,主动申请参加到盾构机的拼装、调试作业中去。
“说是参加拼装调试,但外国人把控的很严,几乎不让我们参与,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给外国专家拎工具包。”在这种尴尬的情境下,一个国产盾构梦的种子也在李刚的心里发了芽。
“进口一个盾构机当时得好几个亿,我就想要是我们自己能造出来,得给国家省多少钱啊。”在给外国专家拎包之余,李刚一有机会就近距离观察外国专家组装、调试,专家离开后,他和工友们就照着图纸,对着盾构机翻来覆去的研究。
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拎包的毛头小子最后成为国产盾构机研发的关键人物之一。
2003年,李刚调入盾构制造公司工作,当时恰逢“盾构机实验模拟平台”国家863计划刚刚落户公司,李刚与17名工友一起踏上了盾构国产化的道路。
“当时纯粹是两眼一抹黑,一切从头开始。”李刚回忆说,他们从图纸开始,梳理每个系统、每个电缆走势,每个接头对接,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稔,这个过程李刚团队用了整整五年。
2007年,“盾构机模拟实验平台”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评审组验收,这意味着,国产盾构机终于可以投产了,而李刚随之又投身到国产盾构的制造之中,负责盾构机电气系统的技术研发。2008年4月,中铁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盾构机顺利在天津地铁下线,用于天津地铁的施工。
国产盾构首次用于“实战”,并成功穿越了著名了“瓷房子”“张学良故居”,顺利完成使命,获得了施工方和业主的一致好评,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咱们国产的盾构也这么牛。
国产盾构进步惊人,也引起了国外的警觉。2015年,国外对盾构机的另一核心零部件——传感器进行了封锁。
“进不来,自己造!”李刚和工友仅用了一个月,就生产出了比当时世界同行密闭性更好、电气绝缘值更高的液位传感仪。他们更是为第四代盾构机研发出水力破岩,大大减少了刀头磨损,延长了盾构机的使用寿命,成功打破了外国百年的技术垄断。
如今,中铁盾构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隧道装备供应商,产品出口海外9个国家和地区,而李刚就是这些设备的电气系统的“操盘手”。
练就一双“刀手”还能搞创新研发
“每天在车间,我们接的每一根电线头都要确保无误,才能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李刚说。解决盾构机电气问题时,李刚的“快稳准狠”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好多人把他的双手称之为“刀手”。即使蒙上眼睛,也能在狭小的接线盒里把密密麻麻形如蛛网的线路连接得分毫不差。
“这都是熟能生巧,做的多了,心里也就清楚了。”面对工友们的赞扬,李刚温和而又谦逊。
而实际上,不仅专业技能精湛,李刚的创新研发能力在一线工人中也是十分罕见。优化接线盒接线方式、将传感器用管卡固定在皮带机滚轴上、设计制作接线工作台工装……这些年,李刚在盾构机电气领域的创新成果已数不胜数,而因为善于创新,李刚和他的团队在中铁装备集团历届创新设计大赛中也是屡次获奖。
2016年7月,世界首创的“马蹄形”盾构机的中铁装备下线。马蹄形盾构机的电路系统拥有4万多根电缆电线、4100个元器件、1000多个开关,一旦有一根线接错,整个盾构机就会“神经错乱”。经过58天的殚思极虑,李刚带领团队终于设计出了一套新型脑神经系统,助推中国异型盾构装备生产实现全面自主化。
2013年11月份,应用于郑州地铁中州大道下穿隧道施工的世界全断面面积最大的矩形盾构中铁88号下线的日期就要到了,作为核心研发团队之一,李刚团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通讯干扰问题,一时间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李刚带领电气车间调试班组人员,昼夜不停的对问题进行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增加绕组线圈滤除杂波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此通讯干扰问题。
“不要想技术创新是设计研发、技术人员的事情,我们作为一线工人,在创新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李刚常对徒弟们说,做工作看问题,要实,要深,不能浮于表面,满不在乎。“要把产品当成自己家里的活来干。”
“媳妇变成家中顶梁柱”
把产品当成自己家里的活来干,那家里的活谁干?
“媳妇干!”李刚打趣道,自己在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多,没时间顾家,实际上媳妇才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
前些年,由于一些技术掌握的工人少,很多工作都要李刚亲力亲为,他经常性出差一走就是半年,偶尔回到家里,待个半天一天的又得出门。为此,家里人前几年对他的工作很有意见,抱怨他的心里只有工作没有家。
“师父为工作付出了很多,他对于工作的责任心是什么也拦不住的,他的那股儿经常让我们也很感动。”采访中,李刚的一位徒弟回忆道,在几年前的一个下着暴雨夜晚,一节电缆出现了一点问题,当时已经凌晨1点多了,李刚冒着暴雨前去处理,他硬是在暴雨中修了一个多小时,把问题处理好才回去休息。
即便是现在,为了处理难题,凌晨一两点回家对于李刚来说也是常态,不过现在,他的这份劲头家人已经非常能理解,他们都知道李刚的工作意义重大,支持他也是应该的。
而从业以来,李刚对于工作的热情从未减退过,回忆这些年走过的路,李刚感叹道:“骄傲,自豪,有了自己的技术就不用再看别人眼色了。”“从0台到现在的800多台,‘中国盾构’真的站起来了。
对工匠精神,李刚的理解是,精益求精,完美奉献,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而中铁装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历经了近20年的创新和涅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产品到品牌,从速度到质量,正在加速前行。(闵亚平 董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