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反感喝酒到每天品酒近百杯 范国琼继父遗志终成业界大师
一瓶好酒到消费者的口中,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含了无数制酒人的心血和汗水。尝评勾兑师,是制酒过程中的关键岗位。让精心酿制的好酒更香、更醇、更能沉淀出岁月的芳香,这便是尝评勾兑师起到的画龙点睛作用。
2018-04-02 13:08:33 -
战机“心脏手术师”罗卓红
在航空发动机修理行业中,有着这样一位匠人,他专注于航修事业近30年,从默默无闻成长为空军装备修理系统首屈一指的技能专家,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外场服务人员罗卓红。
2018-04-02 13:05:39 -
雪域高原的大国工匠彭祥华:半路出家终成爆破大师
说起青藏铁路,不少人都会想到其背后艰难的施工条件以及团队的不懈坚持。彭祥华就是其中一位从事隧道爆破的“大国工匠”,从青藏铁路到川藏铁路,48岁的彭祥华,在一线坚守的24年间,把最好的年华都留在了雪域高原。
2018-04-02 13:03:22 -
张安秋:传承古法技艺 坚守匠人匠心
300多年的历史,郫县豆瓣已深深融入到川菜的风味中,也成为川菜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被称为“川菜之魂”,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4-02 13:00:19 -
“肌肉”维修师胡明华:像探案一样维修
“重装之都”德阳,地面上矗立起的几十米高设备也许很引人注目,但在地面之下,同样几十米深的地方,那里的机房,那里的驱动装置,凝结着数控设备维修高级实验师胡明华的心血。
2018-04-02 12:58:04 -
“中国根书第一人”杨玉冰:半载独创根之舞,只为把根留住
它们在杨玉冰的手里,按照原始形状被组合、拼接,经过38道手工工序的精心打磨与装裱,演变成为像是点滴翰墨书写的中国书法艺术,盘根错节之处,彰显豪放遒劲,虽未见笔墨,却古朴雅致。
2018-04-02 07:58:39 -
蒋刚:国之强“蒋” 百炼成“刚”
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他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项目30余项。2018年他获评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03-30 19:32:32 -
沈才洪:一颗匠人心 “酒”“久”永流传(组图)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起窖,拌料,蒸馏,上甑,摊晾,入窖,封窖,说起来简单,实则每一道工序背后都注入着每一位酒匠的心血,每一口酒都融入着酒匠们的青春岁月,酒香也因年华的浸润而愈发浓郁。
2018-03-30 10:52:28 -
雪域高原的大国工匠彭祥华:半路出家终成爆破大师(图)
说起青藏铁路,不少人都会想到其背后艰难的施工条件以及团队的不懈坚持。彭祥华就是其中一位从事隧道爆破的“大国工匠”,从青藏铁路到川藏铁路,48岁的彭祥华,在一线坚守的24年间,把最好的年华都留在了雪域高原。
2018-03-30 10:49:24 -
陈行行:凭实力证明“我行”
“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有不可替代才有话语权。”这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加工中心操作工、特聘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技术能手,就是陈行行。
2018-03-29 14:12:16 -
邓远平:把手里的活儿做到极致
作为一名“油二代”,邓远平从3岁起,便跟着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父亲在野外奔波。老一辈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让这份工作在幼小的邓远平心中,几乎等同于“伟大”。
2018-03-29 13:38:27 -
彭祥华:“半路出家”的“爆破王”
“5、4、3、2、1,引爆。”随着口令的落下,爆炸声从远处传来,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爆破的场景,但对于彭祥华来说,这是他每天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场面。
2018-03-29 13:26:04 -
杨尹渝:毫厘之间见“匠心” “共好管理”促发展
“火工品对于火箭来说,就像是鞭炮引线,没有它,就无法点火。”几十年来,杨尹渝班组每天都在制作加工这样的火工品,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细致工作,诠释着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匠人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8-03-29 13:16:24 -
游洪建:一生磨一剑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游洪建从一个对钳工一无所知的农村娃,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勤奋努力,逐渐成长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者,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7年获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日前,他被四川省总工会联合五部门授予“四川工匠”荣誉称号。
2018-03-28 14:46:36 -
三代“焊”将筑基 他们让中国建筑走向世界
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队获得了15金7银8铜的好成绩,“砌墙砌出世界冠军”成为热门话题的同时,更多技术工人、产业工人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2018-03-28 14:33:18 -
徐立平:在炸药堆里诞生的“大国工匠”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一代代“徐立平”常与危险品为伴,为了更好地助力航天产品研发和航天事业发展,无数科工人员一直在默默付出,将辛勤与汗水最终化作国之重器。
2017-12-31 10:37:12 -
起点不高、成就不小的煤矿工人胡文博
:多次参加“大国工匠”赴各地的采访,最新接触的是上图右边这位名叫胡文博的矿工,他工作的单位是国有宁煤集团的羊场湾煤矿,地点离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不远。
2017-12-12 22:24:35 -
“防水专家”杜天刚:“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传承”
2017年杜天刚被评为“巴渝工匠”,他说:“评为工匠以后,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想办一个培训技工学校,让我们国家的防水行业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做的更好。”
2017-12-12 08:19:34 -
吴春桥:小筑炉工的大“工匠精神”(组图)
一身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黝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对于工作中的事情,吴春桥不满足于跟着别人干,而是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技术原理和科学道理弄个明白。1989年技校毕业的吴春桥,在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一线一干就是27年。
2017-11-27 14:29:54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李俭康:小小丝线织就成功人生路
李俭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海棠公司的“镇企之宝”,精通打麻、绩纱、上浆、挽麻芋子、排布和织布等各种夏布织造技艺。尤其在难度最高的织布环节,其技艺水平更是出类拔萃。2016年度荣获荣昌区十大“棠城工匠”。
2017-11-22 16:55:47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平:质量指标率达99.9% 工匠精神...
刘平是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工,也是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他参与研制的新产品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凭借高超的技艺水平,曾参与“神舟”系列火箭零部件制作。
2017-11-22 16:50:17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潘启慧:4根头发刻630字的微雕大师
潘启慧是一名微雕大师,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内,能刻2万字。曾在4根银色头发上,刻了一首长达630字的唐诗《琵琶行》;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象牙上仿刻《清明上河图》全图,这份作品不仅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7-11-22 16:47:56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永刚:大件毛坯误差仅2毫米 精益求精...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同一时间,2200公里外的广西北海,正在参加培训的刘永刚早早地守在宾馆的电视机旁,目不转睛、正襟危坐,直到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发射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017-11-22 16:44:04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吴福全:踏实认真的八零后青年
最初以为自己会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不断跳槽的吴福全,因为出众的工作能力、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企业的重视,一直留了下来。他曾经给自己定过目标,什么时候成为技术员,什么时候成为工程师。但是实际的成长速度,超过了他的预期。
2017-11-22 1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