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四川工会将下大气力培养一批协商谈判专家,分级配齐配强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
用“会谈”“善谈”的精锐力量攻坚“不敢谈”“不愿谈”的协商老问题
中工网西充5月16日电(记者 李娜)“着重解决当前专职指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力不足、工资过低、工作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努力培养一批工会自己的协商谈判专家。”今天,在四川省工会集体协商专题培训暨现场观摩会上,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胥纯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指导员选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畅通指导员成长渠道,让指导员队伍聘得到、留得住,以“会谈”“善谈”的力量集中破题职工“不敢谈”企业“不愿谈”的集体协商老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从会上获悉,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四川集体协商制度最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随着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四川省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大局,集体协商的社会认知度、企事业单位的认同感和职工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在构建和谐同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四川省共签订综合集体合同8.56万份(较2014年增长37.5%),覆盖企业28万家(较2014年增长19%);工资专项集体合同9.3万份(较2014年增长17.8%),覆盖企业28.11万家(较2014年增长9.5%),四川省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职工对协商确定的工资调整幅度基本满意以上比率提升至79.5%,较2014年提高了16.3%;职工对集体协商的满意率提升至68%,较2014年提高了17.5%。
根据2017年四川省劳动关系的分析研判,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非公企业的争议调解案占受案总数的87%。非公企业争议案件中,涉及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的占总数的89%,涉及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已经成为了影响非公企业、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靠行政的高压控制极易反弹,靠职工的个体维权事倍功半,既成本高昂又收效甚微。集体协商作为一种科学合理、互利共赢的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分配解决办法,得到各方认同。
然而,由于集体协商工作涉及面广,敏感点多,社会关注度高。四川省总工会认为,要把集体协商工作抓实抓好,就需要抓住职工最关心的、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内容,突出重点,逐个突破,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去年,针对当前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协商不够充分、程序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具体等问题,四川省总制定出台了《四川省集体协商操作规程(试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各类型集体协商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但省总同时感到,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仍是解决职工方协商代表“不会谈”、“不善谈”,提升集体协商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只有真正把法规条例学懂弄通的指导员,才能实现更充分、内容更具体、程序更规范的协商。”当天会上,全省100余名主抓协商工作的工会干部参加培训,胥纯表示,将着重解决当前专职指导员队伍建设中人力不足、工资过低、工作条件差等突出问题。除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抓好指导员培训工作外,还将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建立指导员薪酬与工作绩效,同时进一步完善指导员选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畅通指导员成长渠道,确保指导员队伍聘得到、留得住,培养一批工会自己的协商培训专家。用精锐力量破题“找不到人,下不了手”的协商环境,让职工“不敢谈”企业“不愿谈”的老问题随之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