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中国梦·实践者

中国梦 实践者

特教老师张俐:我的生命与失语孩子紧紧相连

2019-09-11 08:29:21

  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到今天为止,张俐成为一名特教已有33年。这个“特教”,并不是特级教师,而是普通人会感到很遥远,甚至闻所未闻的特殊教育老师。她的学生,是一群听不见、说不出的孩子……

  从不被人理解到进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名单,张俐付出了全部的青春与热爱。

  “我的生命将与这些失语的孩子紧紧相连”

  张俐的母亲就是一名老师,很小的时候,张俐就喜欢模仿妈妈上课的样子:“当老师是我从小树立的理想”。初中毕业,张俐进入师范学校。家里人都说,她有一副甜美的嗓音,若是进入普通学校,一定会很受学生欢迎。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她自愿选择去到一所聋人学校任教?

  1986年,张俐从师范学校毕业前夕,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残疾人文艺晚会,舞台上,聚光灯下,一位舞者展示着自己曼妙的舞姿。而镜头里,还有一双手在灵巧地上下翻飞。

  原来台上的翩翩少女是失聪者,是台下那双纤细的手让音乐的旋律流淌在少女的心中。

  这短暂的一瞥让张俐感受到震动——“聋孩子多么不幸,他们虽然听不见,但和健全孩子一样,渴望获得知识,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正常生活,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帮助!我希望我能成为台下的这双手。”毕业后,她毅然自请去到江西省南昌市聋哑学校(今启音学校)。

  在她带的新生班入学的第一次周会散会时,班上一位叫熊艳的小朋友有些紧张慌乱,“啊——”大叫着向张俐奔过来,猛地抱住了她的双腿,久久不放,像迷了路的孩子突然找到了妈妈。

  “从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和这些失语的孩子紧紧相连”,她说,这里的孩子需要她,这些稚嫩的心灵需要她的呵护。

  在这33年中,张俐有许多机会离开特教学校,南下经商的姐姐甚至为她在广东中山买了房子,但她说:“我舍不得我的学生”。

  “要有一颗慈母之心”

  听障的孩子很难找准发声部位,经常会发出刺耳的尖叫,老师们上课时“会感觉自己置身原始森林”。但张俐说:“我们巴不得他们开口,只要发出声音,我就会鼓励他们,你说得很好,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用力。有时这种声音会震得耳朵发痛,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开口说话!”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聋校的老师上课,并非不用发出声音,相反,为了让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学会发音说话,特教老师付出了更多的艰辛。普通孩子只需带读几遍的字句,听障孩子需要十几遍乃至几十遍。

  担任语言训练教师时,张俐班上共有13名学生。为了保证效果,她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20至30分钟的面对面单独训练时间。20分钟并不算多,但加起来就是4个多小时。这4个多小时里,她的嘴巴几乎没有休息,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一天下来,她总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下班回到家也不愿多说一句话。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她上课时总带着小镜子、小纸片;为帮助学生发准音,她总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把他们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

  在单训时,她尽可能的把脸贴近学生,希望学生能看清她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和形态。在辅导周茜同学时,孩子学得很专心,用手捧住张俐的脸,忽然,她把手指伸进了张俐的嘴里,触摸她的舌头。

  说起这一幕时,张俐坦言:“她的手指扣住了我的舌根,我很想吐,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我努力保持平静。这也提醒了我,或许触摸是最好的方法。”她让孩子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继续用这种触摸的方法,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就掌握了“g、k、h”发音。

  张俐认为,这是孩子对自己亲近的表现:“有些孩子,你能够忍受他去触摸你,未必他愿意,说不定他还嫌你脏。我们作为老师,要有一颗慈母之心,能够包容孩子所有的行为。”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训练,张俐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有的可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

  “深刻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阶段中”

  与普通学校不同,启音学校涵盖了小学、初中和聋人职业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张俐觉得,这样的特性让自己更深刻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阶段中。

  她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乃至思想成长的过程。她说:“不止是孩子在学校里求学这段时间,我们甚至要关注他在家庭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就业、谈恋爱、和父母沟通是否有障碍,哪怕他已经毕业了,在他求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帮忙做一些协调,做一些解释,让他与父母、亲朋好友,彼此了解。”

  罗亮同学自小失去父亲,母亲离家出走,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家中生活十分拮据。看着罗亮身上单薄短小的衣服、缝补过的袜子和挤脚的鞋子,张俐疼在心里。她买来新棉袄和几双袜子,找出自己只穿过一次的旅游鞋送到他的手中。

  一天,罗亮在学校不小心摔倒了,头上划了一个口子。张俐连忙把罗亮送到医院。在缝合伤口时,她始终站在罗亮身边,握着他的手,抚摸着他的胳膊安慰他。临走时,张俐蹲下身子给他系鞋带,罗亮感激地用手语说:“谢谢老师!”医生好奇地让张俐翻译,才知道张俐是老师。医生说:“我还以为你是他妈妈!”

  罗亮毕业十多年了,去年8月,他不幸失业。罗亮的爷爷找到张俐寻求帮助。张俐联系当地的企业,帮他找到了工作。

  今年春节,罗亮的爷爷病重,在病床上,他最后一次拨通张俐的电话,向张俐表示感谢,并将自己的孙儿托付给了这位教师“妈妈”。

  7月,罗亮发来短信,说他又一次失业了。她赶忙联系工厂的负责人,却被告知罗亮的身体无法负担三班制的工作。张俐听了,心里难过,向负责人讲起罗亮坎坷的身世,一度哽咽。工厂负责人被她的真情打动了,同意将罗亮调到更合适的岗位上。

  “爱与责任的主题不会改变”

  聋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仅仅靠张俐在师范学校里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本科学历的进修,不断钻研特教知识和前沿理论,并联系实践进行课题研究。

  她先后主持了学校“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教育”等课题的研究,并曾在“江西省聋教师培训班”上主讲《聋校语文教材教法》,指导学员实践。她指导的这些学员是来自全省各地的聋校老师,如今,这些学员在当地的聋校都是教学骨干,有的还是校长、教导主任。

  去年,她被提拔为启音学校的校长,这之后,她一直忙于加强学校职业教育和文化课程的建设。

  她说:“有些人会觉得,不能对残疾人要求太高。在我看来,这些孩子可能永远也无法参与高精尖的科研工作,可是,我们的孩子虽然听不到,但是眼睛很灵光,他们也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校不能把他当成残疾孩子。”

  孩子们踏进校门,张俐就鼓励他们要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自尊、自强、自信。她尽力培养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让孩子们懂得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养活自己,并且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此,她推动形成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的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

  聋校的教材相对滞后,还停留在十几年没有变化的状态,张俐就吸收普通学校的经验编制校本课程,培养有扎实知识的学生。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校的毕业生一部分考上大学,继续深造;一部分走向社会就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9月2日,张俐接到了教育部《关于举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节宣传活动的通知》,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不禁想起15年前,自己荣获全国教师模范称号的那一天,“意外、不敢相信,感觉自己做得还很不足”是接到通知后不变的感觉。

  张俐说:“这么多年来,教学手段和设备都越来越先进,但是,教育过程中,爱与责任的主题不会改变,身为特教老师,就是要有一颗不变的爱心。”

  在日记中,张俐这样写道:“特殊教育是一项相对寂寞的事业,我们特教老师终其一生也难以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芬芳,但我知道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从无知走向有识,从自卑走向坚强,从软弱走向自立,成为生活的强者。”

来源:央视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留美博士的货车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海上纤夫”让荒岛...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带发“修行者”与文...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姚明:中国篮球改革不会半途而废

    9月8日晚,中国篮球与广州一起入夜。在满场观众的见证下,中国队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17~32名排位赛第二场比赛中以73比86不敌尼日利亚队。排位赛结束,中国队与伊朗队同为2胜3负,但后者净胜分占优,第一时间拿到亚洲区唯一一张2020年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