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积极响应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引导书画家以“敬惜字纸”的创作导向,反映艺术家真实生活,展开一场餐巾纸上的视觉盛宴。 2020年9月29日上午10:00,“褚府家纸”绍兴市越城区名家书画邀请展在张桂铭艺术馆隆重举行。
本次书画展由绍兴市越城区美术家协会主办,展览特邀20位画家,40件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全部作品在绍兴市华富科创纸业有限公司褚府家纸的餐巾纸上创作。
画家们纷纷表示这种餐巾纸留得住色,看得出笔触,有韧性不易破,裱好后颜色依然鲜亮有质感,不比宣纸逊色。在这种材质上创作在全国也属首次,是对材质的初步试探,画展延续到10月16日结束。(屠志炜)
展览缘起
纸,这种又轻又薄的书写介质的出现,被誉为中华民族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之一,其意义远大于当今电脑的发明。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四要素。这纸,特指宣纸。
史载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泾县隶属安徽宣州府,故称宣纸。宣纸对于水墨,具有神奇的渗透力和吸附力,这神奇的晕韵效果,造成了中国书画特有的墨韵。明末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言:“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它还具有不变形、少虫蛀,可以有效地抵御时间的侵蚀——所谓“人活百载,纸寿千年”,因此,宣纸被刘海粟先生誉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
唐代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宣纸的记载。
南唐书画家董源曾题画云“绘画作品用绢者渺,用宣纸者多” ,可见到五代时,用成本轻廉的宣纸替代价格昂贵的丝绢,已成定局。
当代大家吴冠中先生曾感叹曰:“我国历代书画家,对于宣纸的溺爱是令人吃惊的,如果没有宣纸,中国书画将是怎样的面目呢?”
没有宣纸,还怎样画中国画?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今天,越城区美协组织画家以首吃螃蟹的精神,试图破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褚府家纸上尝试画作。
褚府家纸,是落户在绍兴袍江的一家生活用纸的企业,主打产品是餐巾纸、干湿巾纸等家庭生活用纸。在我们这个宣纸的原产地国度里,生活用纸和书画用纸是泾渭分明的,怎么会想到让书画家们在这柔软、轻薄、易撕裂的纸上来弄墨泼彩呢?
那天晚上,越城区美协主席沈伟夹着几个信封来我画室,打开信封抽出几张一溜未裁断的餐巾纸让我试墨画画,这薄如蝉翼的面纸轻绵柔软,如纸若绸,用淡墨轻轻一染,这一抹墨痕如烟似雾,在洁白的纸上晕化变幻,其发墨的效果和洇渗的水迹似乎比一般的宣纸还要透彻,仿佛三月春雨浸染,满纸烟霞笼罩。又用浓墨勾勒线条,着墨处深透纸背,苍茫处飞白顿现。晾干后,再用清水冲洗,这墨紧咬纸面,不渗不化。唯一的不足是这纸太绵太柔太薄,一不小心容易起皱、拉长,甚至被笔带破。
我停笔疑虑:这纸画成作品如何装裱?如果不能装裱,岂不是书画家让纸给玩了吗?谁还愿意去玩这纸?许是看穿了我的疑虑,沈伟告诉我,这纸画成的作品已拿给裱画师去试拓过了,拓出来效果蛮好。
我让他留了几张,第二天分别以山水和花鸟两种形式尝试,所幸花鸟画中既可以画寥寥几笔的大写意花草,也可以勾勒颇显工细的蟋蟀小虫。画了一张山水,我既有对自己的技法不满意,又是对这纸还不放心,决定对其进行破坏性试验——用清水毛笔刷洗,清洗掉突兀的重墨效果,使其墨色更柔和些——我将这手帕大小的画平摊在光面的桌子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水在画面上一遍遍轻轻涮洗,次日一看,这般蹂躏,纸还完好,墨已晕染,画面已达到宣纸上后期制作所需要的朦胧效果,于是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尽管作为参展的一分子我完成了任务,也算是跻身于这首吃螃蟹的行列,并答应了沈主席写一篇有关这次尝试的感受。但我依然不清楚这褚府家纸上的笔墨试验出于什么目的——是年轻的越城区美协敢为天下先 要对传统笔墨纸砚来次革命性变革,还是褚府家纸要进军书画用纸行列?抑或只是为了证明一下这纸宜生活宜书画?
突然记起曾经用过的一种产自日本的流行纸——褚纸。造纸材料来源于褚树,属于桑科落叶乔木,在国内叫做构树,用它做成的纸纤维长,结实耐用,其产量占日本手工纸的一半以上——此褚纸与比彼褚纸是否有联系呢?不得而知。
不管怎样,世界在每日变迁,生活日新月异,艺术与时俱进。这笔墨纸砚是否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用做餐巾纸的生活用纸今天拿来尝试作画,并进行展览推介,这大概是一次生活与艺术的握手,也是一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探索吧。
(庚子白露,杨水土写于三行斋)
9月29日上午,“沧笙踏歌——郑正书画作品展”在徐州美术馆开幕。此次作品展为江苏省第十七届社科普及宣传周重点项目、第七届徐州文博会分会场活动之一2012年...
翰墨丹青扬正气,方寸图影展辉煌。日前,鄂托克前旗书画摄影展在文化产业园内举行。活动中,张铭指出,举办本次书画摄影展,旨在通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深刻反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