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子竞技能否贴上“亚运”和“奥运”标签?
一头长发、一双大眼、温文尔雅、笑语嫣然——上海东华大学德语专业大四学生王雪雯,一眼看上去就是典型的 “校花”形象,但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还是一名电竞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高手。3月13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海南海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WESG全球总决赛现场,见到了正在担任裁判的王雪雯。
电子竞技,早在2003年就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但直到今天,外界对它的顾虑依然很深,就像王雪雯的父母对于女儿是一位电竞高手的身份并不太认可一样,他们的印象是“女儿迷恋电子游戏”。王雪雯直言,自己的母亲经常向她表示不满,“这么大了还把时间消磨在玩游戏上”。但让她无奈的是,自己几次试图向父母阐明电子竞技与电子游戏的区别,却总是沟通不畅,她只能将一现象解读为当下年轻一代与上一代人的“代沟”之一。
在很多家长看来,“电子竞技”这4个字无非是电子游戏的“高大上”称呼,如果孩子每天把三四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玩游戏上,大概没有一位中国家长能够欣然接受。
“电子竞技”以“电子游戏”为基础,但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已经退役的前电子竞技职业选手吴润波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就像足球运动员与足球爱好者完全不同,足球运动员以足球为职业,以追求足球运动的最高水平和展现这项运动的最大魅力为目标;足球爱好者则是以锻炼身体、享受足球快乐为目的。
电子竞技就像是足球运动员,他们追求的是这项运动的最高水平、完美的团队合作和对竞技成绩目标的达成。电子游戏则对应为足球爱好者,对这项运动应当是适度参与,重在娱乐消遣。
不过,现在社会大众普遍把“电子游戏”与“电子竞技”概念混淆,在两者之间画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