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之后进行了新老交替,并针对新规则重点训练队员的决赛能力——
中国射击队瞄准东京奥运会
7月26日,为备战亚运会,中国国家射击队第二阶段集训进行模拟考核比赛。图为男子10米气步枪考核比赛中。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许之丰 摄
7月26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五环外的北京射击馆,“啪……啪……”一阵密集的枪声从资格赛馆传来。从7月25日~27日,中国射击队在此进行第二阶段集训模拟考核,备战8月的雅加达亚运会。
作为东京奥运会周期的一次“中考”,中国射击队在广州完成第一阶模拟考核后,又在北京进行第二阶段的模拟考核,足见队伍对亚运会,乃至亚运会结束后一周开赛的射击世锦赛的重视。
年轻队员开始挑大梁
7月26日进行的是男女10米气步枪资格赛和决赛。在靶场,记者看了一下场上的队员,除了杨皓然和张彬彬两位名将较为熟悉外,其他队员均叫不上名来。
对此,中国射击队领队王炼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去年天津全运会后,老队员退役很多。我们从去年底开始组织队员冬训。本次亚运会也是公开选拔,不设门槛,结果选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队员,有名气的很少。”
以往的中国射击队可谓星光熠熠。朱启南、杜丽、庞伟、易思玲、郭文珺……一个个奥运冠军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射击队进行了新老交替,参加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18名队员较为年轻。“最大的30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24岁。较以往,队伍很年轻。”王炼说。
虽然队员年轻,但他们已具备了不俗的实力。在当天的10米气步枪比赛中,征战过里约奥运会的杨皓然和张彬彬都没能夺冠。徐江和赵若竹包揽了女子10米气步枪冠亚军;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则被21岁的宋布寒摘得。
亚运会仅仅是“中考”
据记者了解,雅加达亚运会射击比赛将在协办城市巨港举行,中国队将参与16个项目中的13个。过往几届大赛,尤其是奥运会,射击项目均诞生了首金,不过本次亚运会的首金不会出现在射击项目。“根据赛程,射击项目8月19日13时50分左右才会决出第一枚金牌,其他项目在上午应该就有金牌产生。”王炼对记者说。
首金往往意味着压力。“我们不给队员强化首金的概念。首金也是一枚金牌,没有任何区别。从长远来说,我们的重点还是备战东京奥运会,亚运会只是中考,一次检验队伍重新组建后训练成果的比赛。”王炼强调。
此外,由于限制参赛规模,雅加达亚运会射击项目的比赛规模也压缩了不少。以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为例,每个国家只允许1对选手参赛。“这对整个项目是不利的。因为人少了,比赛的偶然性增加了,比赛水平有所下降。”王炼说。
相较于亚运会,王炼坦言,亚运会之后的射击世锦赛更重要,“因为这是东京奥运周期分配奥运参赛席位最多的一场比赛,也是分配席位的第一场比赛。”当然,4年一届的亚运会也很重要。为了模拟雅加达高温高湿的天气,中国射击队把第一阶模拟考核放在了广州举行。
重点训练队员的决赛能力
与大多数项目一样,射击比赛的规则也在不断变化,而影响尤其大的两个变化是资格赛成绩不带入决赛,以及比赛现场可以有噪音。
以往,队员打完资格赛,前8名进入决赛,其预赛成绩也直接带入决赛。在里约奥运会之前,国际射击联合会取消了这一规则。在王炼看来,这对中国射击队影响非常大。“我们在大部分项目上的基础实力有优势,但是决赛只有24发,输赢也就在0.1环之间。说难听点,0.1环不是人为因素能控制的。”
从里约奥运会的成绩来看,中国射击队仅收获1金2银4铜,10人打进决赛仅收获一枚金牌。队员决赛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成绩。
对此,中国射击队从去年冬训开始更偏向于提高队员的决赛能力。“但这也不能打消掉规则的负面影响。我们在队里始终跟队员和教练强调,要抓好规则,适应好规则,变不利为有利。我们也不是在所有项目上有优势,一些劣势项目,我们就可以利用规则冲击对手。”王炼说。
射击比赛中允许播放音乐、鼓掌等方式同样对这项比赛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往,射击比赛馆里静悄悄,现在,既有音乐,还有鼓掌声。这对射击运动员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适应规则,中国射击队同样想出了新的训练方法。据王炼介绍,在基础训练阶段,队伍会定期组织全队比赛,淘汰赛的第8名被淘汰后必须一直唱歌到比赛结束。场下的运动员也可以大声去喊场上运动员的名字,吵闹的音乐和鼓掌声更是司空见惯。“在这个阶段,我们就是要给队员制造各种干扰。”
进入综合训练阶段,抗干扰训练也更贴近于实战。一般而言,正规的射击比赛会适度控制音乐的音量,观众也很少去喊场上运动员的名字,更多的是鼓掌。“这些训练收到了一些成效。在今年的世界杯分站赛上,中国队提高了夺金概率。”王炼说,“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基础实力训练。没有基础,进了决赛也冲不出来;有了基础,到了决赛发挥不出来也没戏。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袁浩)